《给青年诗人的信》,辑录里尔克在1903至1908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是给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导。
“我们必须认定艰难;凡是生存者都认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防御,表现出来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对的力量。”
“寂寞在生长;它的生长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发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开始。你不要为此而迷惑。我们最需要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期不遇一人——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这本书附录译者随笔《里尔克》及其选译里尔克斯文《论“山水”》、小说片段《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和诗歌等,是诗人创作的独特展示。
里尔克是20世纪一个世界性的诗人,作为一个“行吟”诗人,里尔克的一生充满了某种传奇色彩,他的诗歌之所以被传诵,因为经他歌唱的万事万物都被放进了美的空间,进入了永恒的存在。
1931年的冯至在读了里尔克给一个青年的十封信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人们爱把青年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点与其说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出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因为后...
评分过去在学校写诗的时候,说你没有读过里尔克,都会不好意思,没读过里尔克还算是青年诗人吗?我那时写过一首诗,里面就有一句:“我仍没读过《断章》和里尔克。”其实并非没有读过,里尔克有几首很好的诗,比如人人都知道的《秋日》: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
评分 评分过去在学校写诗的时候,说你没有读过里尔克,都会不好意思,没读过里尔克还算是青年诗人吗?我那时写过一首诗,里面就有一句:“我仍没读过《断章》和里尔克。”其实并非没有读过,里尔克有几首很好的诗,比如人人都知道的《秋日》: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
评分“在你心灵深处挖掘一个答复,我要写吗?我一定要写吗?” 一个诗人,本质上是一个艺术家,在这本书中,我找到的是伟大而孤独的人格和敏感和沉思的巨大张力。 冯至先生的翻译也相当见功力。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评分突然想起来这本书,几年前只是读完,并不知道在读什么。这次重新翻一遍能得到的也并不比之前多些,看出了向内看,向童年看这样的意思,后几封信照旧只是读完。一本书总要看很多遍吧,小时候翻开就困的大部头名著现在读得津津有味,鲁迅先生的作品也是大些看了才觉出好,年纪还是很有用处的东西啊
评分虽然别人一跟我提耶稣我就烦,但是这锅鸡汤确实炖得不赖。里尔克的见解并不一定算顶顶高明,毕竟「慎汝内必汝外」的教训要比絮絮叨叨更加醍醐灌顶。但是这么好的心啊,让我想穿过一百年的时间去拥抱他。
评分重读里尔克《十封信》,另一版,比从前读的多了《论山水》,一些诗,布里格随笔的节选,译者冯至的随笔《里尔克》,在泊星地读着,又要哭出来。要忍耐,接受,接受陌生,接受生活给予的所有广大,学习去爱,尽管艰难,在爱中成长,丰富和体认自己,完成一个世界。有痛苦,也是丰富的痛苦。爱比死更坚强。
评分重读,非常好非常好,想到以前阅读的时候只记得当你的寂寞到旷远的地步,却没有去看下一句。同时里尔克对“工作”的论述也非常具有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