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原理编扩展了一百年来符号学发展的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方符号学理论,建立一个可用于分析人类意义活动的符号学体系;推演编具体讨论了符号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的复杂作用,让读者理论与应用兼得。该著作是应有符号学理论分析文化的典范。符号学作为文科公分母,必须应用于更为广大的文化及多媒介文本。这本著作强调创新,也强调符号学理论的分析应用,将独创的符号学理论系统地应用到文化研究。
赵毅衡,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长期执教于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中文著作:《远游的诗神》、《新批评》、《符号学》、《苦恼的叙述者》、《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必要的孤独:形式文化学论集》、《建立一种现代禅剧:高行健与中国实验戏剧》、《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赵毅衡文集(八卷本)》、《趣味符号学》等。
主要英文著作:The Uneasy Narrator:Chinese Fiction from the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Towards a Modern Zen Theatre等。
主要文学创作:《居士林的阿辽沙》、《沙漠与沙》等。
主要译著:《美国现代诗选》、《化身博士》等。
赵毅衡先生20年磨一剑。 1990年,《文学符号学》让我首次读懂符号学; 这次赵先生的《符号学:原理与推演》把符号学应有到文化分析中, 让符号学不再“神马浮云”。 期待……
评分[暗恋]是“潜在符号”,携带意图&文本意义,虽暂时没有接收者,仍具有“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潜力”,一旦有机会遇到接收者就可完成表意过程. [恋物狂]是暂时忘却指示符号与对象的关系,欲望从对象转移到替代符号. [吉祥数字]是“能指形式偏执”,期盼“能指”创造“所指”. [限量版]是类...
评分本人按:说实话赵毅衡先生的这本书对于我这个完全的门外汉来说非常易读,感觉对符号学有了一点基本的认识,看了赵先生讲课的视频也觉得很有趣。所以看到李先生的这篇文章我很震惊,我无法认定赵先生是不是李先生所说的“搞学术投机的二道贩子”,不过赵先生在新版的《居士林的...
评分念本科的时候,我是个不好好学习的娃儿,整天囫囵吞枣,东拉西扯地读读这,看看那,第一次看到“符号学”这三个字的时候,是在翻人民大学出的那套罗兰·巴尔特文集里。老实说,这个概念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枯燥”!再加上罗兰·巴尔特的晦涩文风,更是令我望而生畏,遂半...
评分一、从语言“标记性”到文化“标出性” “标出性”是赵毅衡先生对语言学术语“标记性”的新译。“标记”理论为上世纪三十年代布拉格学派的学者特鲁别茨柯伊(Nikolai Trubet-zkoy)和雅各布森(Roman Jacobson)所创。特鲁别茨柯伊从音位学角度提出了三种对立:(1)有无对立(priva...
【补标】结构清晰,非常喜欢,做符号学研究的时候案头一直放着这本书。不过后来觉得用符号去阐释一切文化现象总有些无聊……可能是这样解释起来太轻松了吧。另一方面,如何保证分析过程中指出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对应关系是正确的,很困难。
评分结语里自评是在繁华闹市中沉下心写学术著作,为符号学重新作了定义,对诸多核心概念和理论也都作了重新表述,洋洋洒洒。 这就是个西方学术的二道贩子,疯狂地把自己所知貌似有关联的文献一股脑堆上去壮胆的水货。把这些东西收拾收拾去当个“文化学者”去多骗些人不更好么,走符号学这个路子真是走窄了。 讲又讲不清,说又说不对。
评分符号学入门
评分19年的最后一本书,是去年的最佳了。这本书直接给了你一个新的工具,可以去分析所有的人文学科,正如作者所说它是文科的数学。符号在你追求意义时才出现,从对象上获取符号文本根据你自身的元语言生成解释项。不同的元语言会对同样的全域作出不同的分节(中文的平辈特别复杂,英文只用一个cousin表示),越复杂的分节说明这个元语言越关注这个全域(表意需要)。符号可以分成三种:像似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规约符号(symbol),规约性是社会性的,因此不同社会的规约不一样,不能通用,而像似符号与指示符号,各个社会有可能都有能力懂(虽然不像规约符号那样能立即精确理解)。洗手间不用文字说明,用图案,就是想用“世界通用”的符号,不用规约符号,反而能避免误会。在具体符号身上,三者经常混合。
评分符号被认为是携带意义的感知,而意义则是一个符号用另一个符号解释的潜力,解释是意义的实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