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奥斯曼帝国出兵围攻阿尔巴尼亚的城堡,帕夏率领千军万马驻扎城脚,千奇百怪的攻城方式轮番上演,百转千回的军委会派系斗争层出不穷。第一次踏上战场的士兵手忙脚乱地冲锋陷阵,预示着下雨的雨鼓声犹如上帝的怒吼……
伊斯梅尔•卡达莱(1936— )
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和诗人,1936年出生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山城吉诺卡斯特,1954年以诗集《青春的热忱》初登文坛,随后转向小说创作,其作品迄今已在四十多个国家出版。代表作有《亡军的将领》《破碎的四月》《梦幻宫殿》《金字塔》等,在国际上广受好评。评论家称赞他的作品“其诗意的散文和叙事的灵巧,堪称炉火纯青”。曾荣获多个知名国际文学奖项,包括2005年布克国际文学奖、2009年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以及2015年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等。
用kindle看了一大半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主角是斯坎德培,真是太蠢了????对奥斯曼土耳其的了解不多,而且大多都是反面的,因为无论看俄罗斯文学还是拜占庭历史,土耳其都是敌人,,这本书里的帕夏各个方面看都不错,我得去买一本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好好补补。 就这样吧,乌古尔鲁...
评分伊斯梅尔·卡达莱是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小小的阿尔巴尼亚,在他的笔下被无限放大,无数精彩的故事轮番上演,因而,卡达莱堪称是阿尔巴尼亚的“代言人”,而想要走进这位作家,《雨鼓》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雨鼓》中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十五世纪,奥斯曼土耳...
评分伊斯梅尔·卡达莱是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小小的阿尔巴尼亚,在他的笔下被无限放大,无数精彩的故事轮番上演,因而,卡达莱堪称是阿尔巴尼亚的“代言人”,而想要走进这位作家,《雨鼓》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雨鼓》中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十五世纪,奥斯曼土耳...
比较诗化,可以理解作者的情绪和表达,那种回溯历史时的宿命感和民族情绪,但是不是我想看的历史小时。翻译有些细节不好,比如军委,炊事班。作者也有些细节问题,比如7天就铸好炮。
评分第三本卡达莱,这次他关注的是“战争”,确切的说,是攻城战。土耳其进攻被基督教占领的阿尔巴尼亚,用了战争所能用的各种招数,肉搏、炮攻、断水、地道、细菌,结果都失败了。最终,土耳其统帅服药自杀,一败涂地的军队踏上返程之旅。堪称教科书似的描写,展现了战争这一类型几乎所有的细节,确是上乘之作!20200307-0311
评分第三本卡达莱,这次他关注的是“战争”,确切的说,是攻城战。土耳其进攻被基督教占领的阿尔巴尼亚,用了战争所能用的各种招数,肉搏、炮攻、断水、地道、细菌,结果都失败了。最终,土耳其统帅服药自杀,一败涂地的军队踏上返程之旅。堪称教科书似的描写,展现了战争这一类型几乎所有的细节,确是上乘之作!20200307-0311
评分翻译赞一个
评分1.虚实掩映的写历史,既身在其中又能置身事外的这两点我是真的服气。 2.68年布拉格之春之后阿尔巴尼亚退出华约。69年《雨鼓》出版。以土耳其侵略者映射苏联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曾经的阿尔巴尼亚绝对不对应捷克斯洛伐克,而是今天的阿尔巴尼亚。卡达莱想表达的是阿尔巴尼亚某种传承下来的顽强不曾断绝。就算苏联像对待斯洛伐克对待匈牙利那么对待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也绝对不会惧怕,不会妥协。3.不是用诗性语言写历史的都叫史诗。4.历史的重复性。5.想给每一个说《雨鼓》完爆《金字塔》的一个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