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巴巴拉·W·塔奇曼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656
译者:万里新
出版时间:2015-10
价格:88.00 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48170
丛书系列:巴巴拉·W·塔奇曼作品
图书标签:
  • 历史
  • 二战
  • 芭芭拉·塔奇曼
  • 美国
  • 巴巴拉·W·塔奇曼
  • 政治哲学
  • 世界史
  • 中信出版社
  • 史迪威
  • 美国外交
  • 中国近代史
  • 抗日战争
  • 军事史
  • 中美关系
  • 1911-1945
  • 远征军
  • 蒋介石
  • 国际视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世纪前叶,中国和美国正处于一个交叉点上,这是一个古老但衰弱的古国和另一个年轻但强大的新兴国家的一次相遇。在本书中,跟随史迪威——一个古怪但却真实的英雄、美国最伟大的战区指挥官之一,我们见证了那次历史性的相遇,它代表了美国试图使中国跟自己更相似的努力。在 这种堂吉诃德式屡败屡试的努力之外,现代中国露出了它的脊梁。

本书为1972年普利策新闻奖(非虚构类)获奖作品。

--------------------------------------------

【编辑推荐】

1、是什么决定了中国和美国“二战”胜利后的方向?了解中美关系史必读书目,详细剖析70年前中美关系转折点前因后果。

2、巴巴拉•W•塔奇曼,两度获得普利策奖(非虚构类)作家,其历史作品为万千大众读者喜爱至今。

3、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随着意味深长的议论和反思,一部能让读者体会到历史精彩之处的作品。

--------------------------------------------

【名人&媒体推荐】

巴巴拉•W•塔奇曼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是一部杰作,这是出于许多很不相同的理由,每一条理由都足以让它流传下去。

——费正清

关于中美关系最具可读性且信息量极大的一本书……才华横溢、思路清晰、观点独到。

——《国家杂志》

塔奇曼最了不起的一本书……视角宽广,史料丰富,思路清晰,文风沉稳,必须承认这本书不仅仅提供了关于历史的知识,更让我们在知识以外受到了启迪。

——《纽约客》

娓娓道来一个精彩绝伦、跌宕起伏的故事。

——《纽约时报书评》

作者简介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1963和1972年凭《八月炮火》与《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偏爱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她的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随着 意味深长的议论和反思。其作品深受大众读者和费正清等历史学家的推崇。

奥利弗·B·波拉克曾这样写道:“作为历史学家,塔奇曼不是在为其他历史学家们而写作;在她的著作里,字里行间,千百万大众读者通过她的文字感受到了历史的精彩之处。”

目录信息

序 001
前 言 009
致 谢 012
开 篇 危机 001
第一章 一个军官的成长 006
第二章 革命的访问者 027
中国,1911 年
第三章 世界大战 048
圣米耶尔与山东
第四章 派驻北京 072
军阀年代,1920—1923 年
第五章 “能干”团和蒋介石的崛起 109
1926—1929 年
第六章 “酸醋乔” 148
1929—1935 年
第七章 出任武官:中国最后的机会 174
1935—1937 年
第八章 出任武官:中日战争 198
1937—1939 年
第九章 仓促上阵 244
1939—1941 年
第十章 “让我去哪我就去哪” 276
1941 年12 月—1942 年2 月
第十一章 “一顿狠揍” 307
1942 年3 月—5 月
第十二章 受助者 364
1942 年6 月—10 月
第十三章 “花生米跟我上了一条船” 395
1942 年8 月—1943 年1 月
第十四章 总统的政策 425
1943 年1 月—5 月
第十五章 史迪威必须走 455
1943 年6 月—10 月
第十六章 中国在开罗的一刻 482
1943 年11 月—12 月
第十七章 回程 504
1943 年12 月—1944 年7 月
第十八章 “整个亚洲的命运岌岌可危” 551
1944 年6 月—9 月
第十九章 “能干”的限度 584
1944 年9 月—11 月
第二十章 “我们必须撤出—就现在” 614
1945—1946 年
附录 643
参考文献 64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946年冬天,南京蒋介石官邸,曾有一场悼念会。 我们无法知晓当时到场者的心情甚至心思,但据说这是一场小规模的基督教仪式,客人只有美国大使司徒雷登与另一位美国人。除了蒋介石之外没有其他中国人出席,事后亦无任何宣传与报道。 对于一位为数寥寥的四星上将,...  

评分

对一本用于洗完澡躺床上等头发干时看的书而言,这是个稍微奇怪的选择,而且时常让我越过了 12 点天黑请闭眼的准则。 我曾经对160年前到60年前的那个时间段里的事情兴味索然,甚至有点憎恶,一个原因是那100年国家几乎毫无生机,充满挫败和无能,是中国人无论主观还是客观上,...  

评分

塔奇曼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一书,据我所知,此前有过两个译本,一个是商务印书馆1985年译本,书名是《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一个是重庆出版社1994年译本,书名是《逆风沙——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前两个译本出版的时候,反蒋的史迪威还是国人心目中的正面形...  

评分

1911-1945,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段黑暗且又混乱的日子,国内关于这一段历史的书也很多了,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恐怕难得有很客观的观点,能有一本从第三方的角度出发、外国人如何看待这一时期的中国的书,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可以拓展下思路。 这本书前面几章一直再讲史迪威的生平...  

评分

这本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在中国已经多次再版了。在豆瓣也得到了不少读者的高评。但据我看过的资料,这种高评具有相当的误导性。 这本书不会告诉你这些。 1.史迪威在第一次缅甸战役期间,不听有经验的中国将领的劝告,完全罔顾中国军队的整体实力远远弱于日本军队的事实,...  

用户评价

评分

不能说客观,但值得了解

评分

塔奇曼神奇,历史写得这么好看

评分

关于中美关系最具可读性的一本书,很赞。

评分

白左SB黑国军!必读梁敬錞、方德万、齐锡生三大解毒书。

评分

美国人看中国革命史的书,历史资料详实,作者用了四年时间才完成的传奇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