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 李德·哈特
出品人:
页数:348
译者:钮先钟
出版时间:2015-3-31
价格:10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27814
丛书系列: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图书标签:
  • 历史
  • 二战
  • 二战史
  • 英国
  • 李德·哈特
  • 战争
  • 世界史
  • 历史文化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军事史
  • 战争纪实
  • 战略战术
  • 历史文献
  • 二战档案
  • 战争人物
  • 战役分析
  • 全球冲突
  • 历史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的战争堪与比拟。作者凭藉着个人的军事经历、丰富的资料文件、当事人的访谈记录,集22年之功才完成这部巨著。本书对历时6年的二战中大小战役均有翔实的叙述,铺陈详尽。此外,作者更对此段历史作冷静、客观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简介

李德·哈特(B.H.Liddell―Hart)英国军事思想家。1895年10月生于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服役于英国步兵队,1927年退伍,官拜上尉。曾任《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军事记者、《大英百科全书》军事编辑。二次大战前(1937-38)担任英国陆军部长贺尔贝利夏的私人顾问,致力于英国陆军的改组工作。战后,李德哈特在世界军事学界的地位达到最高峰,欧美各大学及军事院校纷纷授与荣誉学位并聘邀客座讲学,1966年受封为爵士。著作超过三十余册,包括《战车:皇家战车及其前身的历史》、《山的那一边》、《回忆录》、《战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等。其有关于机械化战争的观念对当代的战争艺术具有重大的影响,尤以在德国为然。1970年1月卒于白金汉郡梅德门汉县。

目录信息

第一篇 前奏
第一章战争是如何引起的
第二章战争爆发时双方的兵力
第二篇 爆发(1939——1940)
第三章对波兰的蹂躏
第四章“假的战争”
第五章芬兰战争
第三篇狂澜(1940)
第六章对挪威的蹂躏
第七章对西欧的蹂躏
第八章不列颠之战
第九章从埃及发起的反击
第十章对意属东非洲的征服
第四篇蔓延(1941)
第十一章对巴尔干和克里特岛的蹂躏
第十二章希特勒转向苏联
第十三章对苏联的侵入
第十四章隆美尔进入非洲
第十五章“十字军”作战
第十六章远东的涨潮
第十七章 日本的征服狂潮
第五篇转向(1942)
第十八章在苏联的潮流转向
第十九章隆美尔的高潮
第二十章在非洲的潮流转向
第二十一章“火炬”作战
第二十二章 向突尼斯的赛跑
第二十三章在太平洋的潮流转向
第二十四章大西洋之战
第六篇退潮(1943)
第二十五章非洲的肃清
第二十六章再度进入欧洲
第二十七章进入意大利
第二十八章德国在苏联的退潮
第二十九章 日本在太平洋的退潮
第七篇低潮(1944)
第三十章攻克罗马和在意大利第二次受阻
第三十一章法国的解放
第三十二章苏联的解放
第三十三章轰炸的逐渐增强
第三十四章西南太平洋及缅甸的解放
第三十五章希特勒的阿登反攻
第八篇终结(1945)
第三十六章从维斯瓦河到奥得河
第三十七章 希特勒在意大利最后据点的崩溃
第三十八章德国的崩溃
第三十九章 日本的崩溃
第九篇尾声
第四十章结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总算看完了这本72万5千字的二战史。 先从角度说起。 为了迫使对方“无条件投降”,而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了不必要的延长,其结果只是使斯大林坐享其利——开辟道路好让共产党支配中欧。 72万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以这句话作为结尾,作者的观点其实已经再明显不过。 作者抛...  

评分

作者毕竟是战争的亲历者,而且是军人,对于战争的理解要胜过很多的史学家。战后作者与当时的战争双方指挥官都有所访谈,对决策高层有广泛的接触,通过自己的身份获得的资料远较他人丰富,因此也能得到更深刻的结论,读完之后颇有收获。作者擅长分析原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其...  

评分

观二战史,东线战场、西线战场、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大西洋战场,将星璀璨,隆美尔、古德里安、曼施坦因、朱可夫、蒙哥马利等等,经典战例层出不穷,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阿登战役;国际政治波诡云谲,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希特勒、墨索里尼,人...  

评分

作者毕竟是战争的亲历者,而且是军人,对于战争的理解要胜过很多的史学家。战后作者与当时的战争双方指挥官都有所访谈,对决策高层有广泛的接触,通过自己的身份获得的资料远较他人丰富,因此也能得到更深刻的结论,读完之后颇有收获。作者擅长分析原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其...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了一半才听说哈特私货很多,无所谓了。另外,这书对我而言还是枯燥了些

评分

李德·哈特的战争史研究已经不只是单纯讲战争了,就像他所推崇的前辈波里比阿和修昔底德描述战争的时候,是在描写人类的共同命运。李德哈特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跟当事人的交情,比对不同档案,官方的,私人的,还有杰出的写作才华,了不起的作品。二战史必读,战争史必读。第八章结尾,“在不列颠之战的全部过程中,从7月到10月底,德国人一共损失了1733架飞机——而不是英国人所宣称的2698架;对手的英国人一共损失了915架战斗机——而不是其敌人所宣布的3058架。”棒棒哒的叙述方式。本书最后一句话难道不应该是敏感词么?嘿嘿。

评分

2019已读32。哈特用庖丁解牛、行云流水般的笔法将整个二战的进程娓娓道来,叙述史实的同时不忘加入个人的精辟分析、总结交战各方的战略与战术得失,就气象格局而言自然是宗师风范。虽有读者吐槽钮先钟的台式译文,但我反而觉得这种“笃悠悠”的古奥腔调同哈特的文风相得益彰~这是一出将士的奋战史、政客的愚行录、人类的悲情剧。

评分

当时的德国真的不是一般的厉害,战士素质精良,战斗指挥迅速有力(英国相形见绌得太多),若不是苏联寒冷的冬天给了苏联人优势,胜负也许未可知; 二是感慨我们祖国的军事力量是如此的落后,前段时间第一架航母下水,而在二战时期,各个大国便有数十航母纵横在各大洋上了,我们的祖国到今天的发展,真的太艰难了。另外,在历史书上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在胜利的意义中总是会学到一条:“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重要组成的一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作为世界历史的角度,日本的侵华战争,只是它侵东亚的一个部分,而东亚战场又是世界战场的一个小部分,主要战场一直都在太平洋战场。令人心痛,我们的祖国以如此薄弱的军事力量,小米加步枪,牺牲了多少战士,才赢得这令人心痛的胜利。

评分

李德·哈特没有纠结于所谓的战争的正义性这种虚幻的东西,以其作为同时代卓越的战略家的眼光对双方的战争行动进行了相当公允的评价,指出了轴心国胜利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同盟国的失误,而在同盟国反击的过程中,也对同盟国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对轴心国的努力给予了军事上的赞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