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的战争堪与比拟。作者凭藉着个人的军事经历、丰富的资料文件、当事人的访谈记录,集22年之功才完成这部巨著。本书对历时6年的二战中大小战役均有翔实的叙述,铺陈详尽。此外,作者更对此段历史作冷静、客观的分析与思考。
李德·哈特(B.H.Liddell―Hart)英国军事思想家。1895年10月生于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服役于英国步兵队,1927年退伍,官拜上尉。曾任《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军事记者、《大英百科全书》军事编辑。二次大战前(1937-38)担任英国陆军部长贺尔贝利夏的私人顾问,致力于英国陆军的改组工作。战后,李德哈特在世界军事学界的地位达到最高峰,欧美各大学及军事院校纷纷授与荣誉学位并聘邀客座讲学,1966年受封为爵士。著作超过三十余册,包括《战车:皇家战车及其前身的历史》、《山的那一边》、《回忆录》、《战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等。其有关于机械化战争的观念对当代的战争艺术具有重大的影响,尤以在德国为然。1970年1月卒于白金汉郡梅德门汉县。
作者毕竟是战争的亲历者,而且是军人,对于战争的理解要胜过很多的史学家。战后作者与当时的战争双方指挥官都有所访谈,对决策高层有广泛的接触,通过自己的身份获得的资料远较他人丰富,因此也能得到更深刻的结论,读完之后颇有收获。作者擅长分析原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其...
评分3.希特勒入侵德国失利 犹豫不决的德军领导上层,导致整个八月份的时间被浪费了。这是导致他们后来陷入到苏联冰冷泥沼的原因之一。 古德里安请求像入侵法国那样快速的攻入莫斯科。希特勒犹豫了,他不仅仅是因为广大将领其实对于机械化部队的不信任和不熟悉,更是因为他...
评分英国李德·哈特的二战史 英国观点,侧重于北非和西欧战场,军事类,2册 德国K·蒂佩尔斯基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德国观点,注重欧洲,军事类,1册 美国默里的赢者之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始末,美国观点,侧重于西欧战场,军事类,1册 英国汤因比的国际事务概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11...
评分 评分和三国一样,二战也将是永恒的:每一代人都在不断回忆、复述、重构、再阐释那一段历史。事实上,有关这一场空前(所有人都希望它也是绝后的)大战的书籍和影像资料,早已到了穷尽一个人的一生也读不完的程度。即使我们只关注这一悲剧最核心的冲突形式:战争,相关的书籍也已汗...
地图蛋疼,东线太简略了
评分用祥时的数据与丰富的引述,较客观的叙述了二战史。从欧洲战场到亚洲战场再到北非战场通揽了各大战役,对轴心国与联军的战术也有相应解读,通过各方观点相互验证双方所记述的史实数据。遗憾的是亚洲战场中的中国战场未有具体描述解读。是一部很好的二战史入门读物。
评分整体了解,和其他二战书数据部分有出入,不知道相信谁的,缺少中国战场部分。
评分又一本没看下去的书,发现对这种宏观的书一般都看不下去,每到这种时候就有点庆幸自己没学历史,不然翻文献恐怕会要我命吧。 为了不拉低平均分,只能厚颜无耻的打个分
评分李德·哈特的战争史研究已经不只是单纯讲战争了,就像他所推崇的前辈波里比阿和修昔底德描述战争的时候,是在描写人类的共同命运。李德哈特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跟当事人的交情,比对不同档案,官方的,私人的,还有杰出的写作才华,了不起的作品。二战史必读,战争史必读。第八章结尾,“在不列颠之战的全部过程中,从7月到10月底,德国人一共损失了1733架飞机——而不是英国人所宣称的2698架;对手的英国人一共损失了915架战斗机——而不是其敌人所宣布的3058架。”棒棒哒的叙述方式。本书最后一句话难道不应该是敏感词么?嘿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