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这部“二战”史经典著作中,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描述了日本于1936—1945年间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遥相呼应,在亚洲发动战争,侵略中国,蹂躏东南亚各国人民,偷袭珍珠港,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展开激战,直至最后被迫投降的历程。
本书史料极为丰富,许多材料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战时日本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也提供了大量第一手史料。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以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此书英文版于1970年在美国出版后即成畅销书,并获1971年度普利策奖,在西方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
【编辑推荐】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二战史经典著作,畅销欧美数十载
◎跳脱抗战叙事和盟军视角,更多的从日方角度、运用日本史料呈现日本法西斯衰亡的历史
◎对二战太平洋战场战况最详实、最客观的记录,战争场面精彩纷呈、人物饱满、细节丰富
◎百余幅珍贵照片,还原残酷的战争场面和人性的光辉时刻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后再反思。全面地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总结教训
-------------------------------------------
【评论】
宏大、充满吸引力,且极为触动人心的太平洋战争史。
——《纽约时报》
具有与《第三帝国的衰亡》同样的视野和力度,并且自始至终保持趣味性和戏剧性。
——《芝加哥太阳报》
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易读、激动人心!最为精彩的部分还不是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而是那些对日本高层神秘政治博弈的揭示。
——《新闻周刊》
约翰•托兰(John Toland)
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1912年生于威斯康辛,参加过“二战”。托兰年轻时曾梦想成为一名剧作家。战后,他写了很多剧本和小说,但从未有机会发表。在朋友的建议下,托兰转向历史写作,并一举成功,从此走上职业作家的道路。
托兰的历史写作摈弃了传统史学著作的生涩与枯燥,代之以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对话,使读者身临其境。他的著作见解独特,富有文学性和感染力,并注重史料的搜集以及对当事人的采访。也因为这样,托兰每有新作问世,必能引起轰动,往往会占据销售排行榜首位。
其主要著作有:《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占领日本》和《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等。
约翰·托兰的《日本帝国衰亡史》获得了1971年的普利策奖。这是一本历史领域的非虚构写作,读来画面感很强。作者运笔如影片的镜头调度,全景镜头描摹历史,特写镜头刻画人物。本书书写的历史发生在1936-1945年,总览式地呈现了美日两国在此期间重要的外交与战争。此外,在一连串...
评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的《日本帝国衰亡史》从客观的角度诠释了日本为什么要打仗,以致最后自取灭亡。二战中无论是日本、德国、意大利的轴心国还是美国、英国、苏联等的同盟国这场战争没有对与错。对于德国、日本发动战争是必然,对于美国、英国、苏联他们加入反法西斯...
评分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明显是站在偏袒日本人的立场上的。或许是因为他有个日本妻子。但考虑到此书出版时,美国仍深陷越南战争中,作者在书中应该不是单纯的要为日本人推脱战争罪责,而是另有所指。 这本书之差,在于文笔。它远不如《第三帝国的兴亡》那样引人入胜。尤其是书中...
评分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明显是站在偏袒日本人的立场上的。或许是因为他有个日本妻子。但考虑到此书出版时,美国仍深陷越南战争中,作者在书中应该不是单纯的要为日本人推脱战争罪责,而是另有所指。 这本书之差,在于文笔。它远不如《第三帝国的兴亡》那样引人入胜。尤其是书中...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把世界公民这个称号加到作者头上 至少我没找到有这方面的资料 英文的wikipedia里也没有 既然没有这个事实 为什么要用这个不存在的头衔来评价这本书呢 我们的读者为什么读书呢? 是要从各种角度来了解历史方方面面的呢, 还是期待着作者以能满足你自己的观点来读...
这本书写的太他妈好看了!
评分敘事有力、流畅,部头很大读起来却毫不费力。二战史的入门佳作。
评分美国人眼中的二战:和日本战斗的日子 战争就是战争,没有那么多含义
评分扩张的梦想,就像孩子总要长大一样,但战争往往是连哄带骗地搞出来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评分刚看了第一本,翻译差强人意,书里充斥着西方对于东方的傲慢与偏见。托兰能算是历史学家吗?还是一个文艺工作者?书中的片面叙述、导向性描述不胜枚举,他如果是日本人早就被打上给军国主义招魂的印章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