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
1. 本书以战争中的真实人性打动了无数读者;
2. 动人的细节、惊心动魄的笔调,以及对历史真实而完整的叙述;
3. 对历史资料超凡的解读、对复杂的历史场景精确而迷人的构思。
《柏林1945》获得第一届今日朗文历史理事奖,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借助最新解密的苏联档案,以及来自德国、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历史资料,安东尼•比弗生动叙述了在第三帝国最后崩溃的日子里,众多平民和士兵,特别是女性所经受的梦魇般的厄运。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掩饰下,作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了一个体验式的历史事件,而一部分人在极端时代表现出的友善和自我牺牲,照亮了这个本已无法回顾的历史故事。
安东尼•比弗, 英国历史学家、历史题材畅销书作者。比弗曾就读于温彻斯特大学和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后随军在英国和德国服役5年。比弗曾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被肯特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他还是伦敦大学贝克特学院历史学、古典文学和考古学的访问学者。他发表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已用30种语言出版,销量将近400万册。
古德里安强压着如鲠在喉的怒火,差一点就顶撞起元首,最胡言乱语的恰恰是你希特勒自己:明明只有一个军,偏要说成是集团军。明明只有营的兵力,却要当作步兵师来使用。话到嘴边被他咽了回去,他只是为盖伦将军的数字做了辩护。令他恼火的是,约德尔将军也和他作对,争辩西线的...
评分当编辑容易犯一个毛病:时间长了只顾着看自己编的书稿,不看别的书。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这一点。有一阵子没有逛书店,就脚痒了。那天出门,办了什么事情倒是忘了,反正最后拐进了地铁里的季风书园。刘苏里先生在blog里推荐社科文献社新出的两本书:杨葵松教授《国民党的“联...
评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60年了,苏联红军曾经以“协助德国人民摆脱纳粹魔掌”的英雄自居,但是近来不断有史料证明,苏联红军曾经在攻陷德国后,大肆强奸德国妇女。据历史学家估计,在1945年4月24日到5月5日之间,柏林有近50万妇女遭到红军官兵的强奸,占总数的30%。在二次世界...
评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60年了,苏联红军曾经以“协助德国人民摆脱纳粹魔掌”的英雄自居,但是近来不断有史料证明,苏联红军曾经在攻陷德国后,大肆强奸德国妇女。据历史学家估计,在1945年4月24日到5月5日之间,柏林有近50万妇女遭到红军官兵的强奸,占总数的30%。在二次世界...
评分同系列三本里,这本算是翻译最好的,另外两本,斯大林格勒,诺曼底D日,翻译的太烂了。 但平心而论,这本翻译的很烂,译者不懂军事与历史常识可以原谅,难道出版社就找不出个具备起码军事历史常识的编辑来审稿吗?此书的翻译,对原著的魅力颇具破坏性。
翻译的很好。纳粹德国最年轻的党卫军上校约阿西姆·派普在战后自己就说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事实真相只有亲历者才知道。”不论是以什么理由发动的战争,都充分地显露出人类残忍的本性,是正义还是邪恶,取决于战争的胜败,这一点,中国古人早已看得透透的:成王败寇,愿赌服输吧。
评分一个苏军看着猩猩笼子,问柏林动物园的饲养员:它凶吗?饲养员回答道:不凶,它只是吼吼,人凶残的多。书缺少人名注解,看起来较累。
评分此书本身可以五星,但是翻译烂得令人发指,导致只能得两星
评分本来以为是写战争过程,结果写成了材料汇编,苏黑石锤
评分比弗是当代最伟大的战争纪实文学作家,这部甚至比他的《保卫斯大林格勒》还精彩,战争罪行描述更多更密集(主要是苏军QJ案太多,毛子发飙),对斯大林主义的冷血独裁大加鞭挞。因为涉及第三帝国的覆灭,悲剧感更浓烈,壮丽的史诗范与生俱来,比弗最擅长的“极端环境下的人性”细节格外多(很多重口味场景以及震撼人心的瞬间),显然广泛搜集了无数当事人的回忆录和日记书信,宏观视野和微观叙事的分寸感把握精良,遣词造句颇为考据,画面感强烈,可读性完爆所有战争小说,读起来就欲罢不能,真正实现了“惊心动魄”四个字的评语!遗憾的是海南出版社极不敬业,翻译质量粗劣(连马丁鲍曼都译错),前后文人名不统一,让人鄙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