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老去那一天,愛“恍惚的人”,就是愛我們自己
著名作傢有吉佐和子代錶作,日文版半年銷售超150萬冊
2015全新名傢設計精裝典藏版
-------------------------------------------------------------------------------
八十多歲的茂造患瞭阿爾茨海默癥,一夕間成瞭恍惚的人。兒子信利和孫子敏一個說老人“像殘葉貼在枯樹枝頭不肯落下”,一個說“爸爸媽媽你們可不要活這麼大年紀”,但兒媳昭子卻發現老人依然會被路邊的花朵吸引。
昭子決定負起照顧公公的責任,盡一切努力讓老人活下去。從此她一邊上班,一邊看護公公。孫子也用零花錢給爺爺買撥浪鼓。聽到撥浪鼓的聲音,老人終於露齣瞭燦爛的笑容。
當生活的重擔壓得一傢人快要緩不過氣的時候,老人忽然去世瞭。敏說:“媽媽,如果能讓爺爺再多活些日子就好瞭。”昭子熱淚盈眶……
有吉佐和子(1931-1984)
日本著名作傢,1931年生於和歌山市。1956年以《地歌》入圍芥川奬,由此登上文壇。1967年《華岡青洲之妻》獲女流文學奬,1970年《齣雲的阿國》獲藝術選奬文部大臣奬、日本文學大奬,1979年《和宮日記》獲每日藝術奬。
1972年齣版的《恍惚的人》,在日本首次直麵老齡化問題,引起巨大反響,“恍惚的人”成為癡呆老人的代名詞。字裏行間寫盡現實,讓人不禁思考“人為何而生存”。
最近痛病纠缠,唯一坚持的事情就是阅读,把书当药吃,而阅读的内容是如此应景,全是生老病死。 每次老爸身体有恙老妈总是紧张的要死,她怕老无可依的日子提前到来。姥姥去世那天她哭着说这么早她就成了没有爹妈的人,成了老人,她害怕。 在等骨灰时遇到熟悉的阿姨,她说老父亲...
評分人格缺陷,这是个让人不寒而立的词汇,不禁会联想到暴力与伤害。如果你想到,有一天你也会被医生用“人格缺陷”来描述你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是不是此刻就开始挣扎在心理崩溃的边缘了?甭这么敏感,请读一次日本作家有吉佐和子的小说《恍惚的人》,这种崩溃感会舒缓地转向顺...
評分在从家里回上海的路上,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小说,很久没有这么流畅的阅读了,这本书给我很大一个惊喜。我很喜欢日本的电影,尤其是关于亲情或家庭类的,平和淡然却极其细腻。读这本书的时候,就给了我如电影一般的画面感,很多电影里的情节不断从脑海闪过,《步履不停》、《东京...
評分 評分从叙事技巧和小说结构上来说,这本书没有什么奇异之处。有吉佐和子用一个女作家细腻的口吻,老老实实单线讲述了从女主角昭子的婆婆去世那天开始发生的故事,一直写到鳏夫公公也去世为止。语言平实,细节写实,絮絮叨叨又清淡如水,通篇都是讲一个中年人怎么过日子,操持丧事的...
傢裏曾經就有這樣一位恍惚的人,看到書裏的很多情節,與他有關的記憶就又慢慢浮現齣來瞭。
评分還會欣賞雨中的白蘭花,那就是他還活著的證據吧。
评分能夠長久地對待麻煩又糊塗的老人充滿善意的人是多麼難得啊,以後盡量對老人多點耐心和寬容吧,畢竟他們經曆瞭辛苦的一生,這樣想想也會覺得他們瞭不起。 但是為瞭不讓自己老瞭以後還要麻煩彆人,成為他們生活的一大苦惱來源,我想,以後要立個遺囑,如果我老瞭以後一旦齣現不能自理的病癥或者老年癡呆,請讓我安樂死。 在那之前,還是要像昭子一樣,為培養自己年老以後的愛好和興趣做齣計劃。
评分誠摯感人,想不到日本40多年前就已經有這樣的題材,老人這一類群體,真的最容易被社會忽略
评分人都有走到盡頭的那一天,最可怕的時候忘記瞭自己的人生。希望自己可以安詳的走下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