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有文官黨派紛爭,外無武官英雄崛起,恰逢戰事眾生繚亂,體製上政治製度內部牽製消耗、外力無法使齣,南明之傾根源可溯。
《南明史:1644—1662》的目的是迴答“明朝為什麼會滅亡”這一問題。由此齣發,作者司徒琳所討論的是明朝世襲君主統治失陷後18年的曆史進程中所映射齣來的潰敗根源。 書中通過大量的史料梳理,主要把明朝由強變弱的原因歸結為“文武之間無法取得統一和協調”“大臣們在如何作為皇帝的輔弼問題上陷入瞭睏境”。作者同時注意到以上兩點並不是僅有的兩個把明朝引入滅亡的原因,近代經濟變遷的也是原因之一,但朝廷內部衝突造成抵製外力的失敗仍是明朝滅亡主要的原因,而這內部衝突的根源,在硃元璋太祖從一開始設計官僚製度時就已埋下。隨著時間推移,文官內部的黨派紛爭、在外武官戰鬥力淪為平庸,內憂外患,大廈將傾。
南明历史一直是我的知识空白区。 之前,很想当然的认为,清军把北京攻破了,崇祯死了,清军就拥有了天下。 然而,王朝的交替哪里有这么简单?而且清军又属于异族入侵,非中华正朔,反抗一定非常激烈。 那个时期的天下局势,应该与宋、金时期类似。 可惜,南明不是南宋。 南宋,...
評分《南明史:1644~1662》(李荣庆、郭孟良、卞师军、魏林译,严寿瀓校订,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由美国汉学家司徒琳(Lynn A. Struve)所撰写,初版于1984年,距今已经34年了。 司徒琳的这部著作由她1974年的博士论文《历史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清代史学中...
評分本书的叙述重点是崇祯帝死后在南方立起来的各位皇帝和监国对来势汹汹的清朝的政治和军事的斗争史,读起来像某种详细的战斗报告,期间各种势力的角逐实力的消长让人想起冰与火之歌。中国写历史的人最爱论忠奸,但冰与火之歌往往只论利害。而真正有权力在历史选择关头做出抉择的...
還不錯,史料很豐富,比較客觀地講述。有機會再看看顧誠的
评分跳過國內學者習慣引用的一些常見史料,從明朝軍事結構的文武矛盾著手,此一矛盾綫索一直貫穿南明最後的覆滅。
评分還不錯,史料很豐富,比較客觀地講述。有機會再看看顧誠的
评分南明悲歌:全球史視野下的“永曆西狩”
评分語言有點兒枯燥,但是史料確實很翔實,梳理得比較明晰,對於想快速瞭解南明這段曆史的人來說,還是值得一讀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