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历史

民主的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法律出版社
作者:许良英
出品人:
页数:266
译者:
出版时间:2015-5-1
价格:3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187671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民主
  • 政治学
  • 历史
  • 政治
  • 许良英
  • 思想史
  • 民主的历史
  • 社科
  • 民主
  • 历史
  • 政治制度
  • 社会演变
  • 权力结构
  • 公民权利
  • 自由选举
  • 法治精神
  • 政体比较
  • 文明进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部书稿是1988年开始计划并写作的。当时书名定名为《民主论》,内容分为历史的回顾和理论的探讨两部分。不久获悉,胡绩伟同志出版了一本书也叫《民主论》,另外还有人用同样的书名出书,于是我们决定把书名改为《民主的历史》。我们希望写成一部学术性和普及性并重的著作,秉承中国古代治史者的传统,以夹叙夹议的形式来表述。

当年秋天王来棣写出书稿第一编“民主在西方的历程”第一章“论希腊民主制”,发表于《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5期(9月10日出版)。她写出后继几章的初稿后,即转到第二编“民主在中国的传播”。第一编“民主在西方的历程”后继各章由许良英执笔。

由于我们对西方历史不熟悉,每形成一个概念都需要阅读大量历史文献和有关论著,而我们视力不好(许良英的视力仅0.1)、记忆力衰退,写作十分吃力。加上不时有不可推卸的社会义务和意外的外界干扰,写作时断时续、进度很慢,至今未能完成,只是基本上写出了主体部分。

今年年初,研究经济学的我们的儿子许成钢和他的朋友们深感中国经济改革已面临不可逾越的政治改革的关口,为呼唤民主、推进民主思想启蒙运动,他们建议我们把已写成的部分先整理出来出版,我们欣然接受。

我们青年时代都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可是对民主概念并不真正理解,以为只要新中国成立了,中国就民主了。经过“反右”、“三年大跃进”和“大饥荒”,以及对文化进行革命的“十年浩劫”,我们不得不重新探索前行的道路。

一百多年来,人们谈及民主思想家,必首推法国的卢梭(J.J.Rousseau,1712~1778年);谈及民主的实践,必首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直至今年5月《炎黄春秋》上一篇与我们争论的文章中还坚持这样的论调,而我们自己20年前也是相信这种论调的。这实在是我国知识界的悲哀。

只要认真查阅历史文献,就会知道比卢梭早生80年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洛克(J.Locke,1632~1704年)才是现代民主理论的创立者。卢梭承袭了前人的思想,却又创造出贻害后人的“公意”理论。他认为众多个人结合成一个集体时,个人的一切权利也就转让给集体。整个集体有自己的意志,即“公意”。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这意味着要“迫使他自由”!造成20世纪人类最大灾难的极权主义就来源于此。罗素(B.Russell)一针见血地指出:卢梭是“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的发明人”。

至于首先实践现代民主制的绝不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而是比它早208年的荷兰共和国(1581年成立)。荷兰影响了英国,使英国1688年实现了“光荣革命”。而光荣革命也是洛克呼唤革命的著作《政府论》所期望的。荷英两国的民主实践催生了1776年的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美国革命)。在美国革命直接影响下,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其因果链条十分清晰。

由于对历史真相的无知,长期以来人们不仅把卢梭当作圣人,还对法国大革命后期由卢梭信徒罗伯斯庇尔(G.W.Robespierre)控制的杀人如麻的雅各宾专政顶礼膜拜。此外还认为古代希腊雅典实行的是奴隶主民主,是贵族政治。我们查阅有关文献,特别认真阅读了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旷世之作《政治学》。雅典民主的辉煌,希腊文化的灿烂,希腊哲人的求知精神与睿智,震撼了我们。当读到“求知是人的本性”、“人是理性动物”、“人是政治动物”、人治是“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我们为亚里士多德的真知灼见而拍案叫绝,为当今知识界的迷茫而扼腕叹息。2003年1月23日李慎之给我的信中提出一个新论点:“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是其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这个政治决定论我完全赞同。希腊的历史是最有力的明证。

要实现中国民主化,必须开展民主思想启蒙运动,首先要有一批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想和独立批判精神的独立知识分子,他们首先要启自己的蒙。我们写这部书稿的过程也是自我启蒙的过程,希望读者也能在这种氛围下阅读。

由于这是一部尚未完成的书稿,需要继续写下去。书中有讹误和不妥之处,衷心期望批评指正。

许良英

2011年7月16日

作者简介

许良英 (1920(庚申年)~2013.01.28),男,浙江省临海市人。中国著名科学史家,《爱因斯坦文集》的主要编译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研究员,著名科学家束星北和王淦昌的学生。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9年,任《科学通报》编辑。1957年,被划为右派,送到地方接受劳动改造,回故乡当了20年农民。在此期间,翻译了《爱因斯坦文集》三卷本(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78年,恢复公职,回到北京,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恢复工作后,主编了《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

王来棣(1926.01.02-2012.12.31),女,中国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人,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副研究员,中国著名科学史家许良英的夫人。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1952年9月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前身)工作,从事现代史研究。先后参加汪士汉主持《五四运动》、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上册、刘大年负责《中国近代史稿》等书编写或增订修改。2012年12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编 民主在西方的历程
第一章 希腊雅典民主制
一、希腊产生民主制的历史背景
二、雅典民主制的演变
三、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点
(一)实行直接民主,公民大会是全城邦最高权力机关
(二)司法民主——公众法庭和陶片放逐法
(三)选举制和轮流执政
(四)低薪制
(五)公民对公职人员有严格的监督权
(六)严格实行法治,坚决抵制人治,反对僭主政制
四、民主制对雅典社会的影响
五、伯里克利论雅典民主六、斯巴达和雅典的比较
七、雅典民主制的缺陷
八、雅典民主制在现代的回声
第二章 漫长的历史隧道——发生在罗马的故事
一、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二、从被压迫者的宗教到统治者的宗教
三、中世纪千年的神权统治
四、冲击神权统治的思想闪光
第三章 人的觉醒——现代文明的开端
一、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崛起
二、文艺复兴运动和现代文明的兴起
三、人文主义和现代民主思想的先驱
第四章 荷兰共和国和现代民主理论的诞生
一、从人的觉醒到民主思想启蒙
二、尼德兰革命和荷兰共和国
三、阿尔图修斯和格劳秀斯
四、斯宾诺莎的民主理论
第五章 英国的两次民主革命和议会民主制的形成
一、《大宪章 》和早期议会
二、1640~1649年的清教徒革命
三、平等派和《人民公约》
四、共和主义思想家弥尔顿、哈林顿和西德尼
五、1688~1689年的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六章 洛克的自由民主思想
一、辉格党理论家洛克的生平
二、呼唤革命的《政府论》
三、天赋权利和自然法
四、政治社会(公民社会)的民主原则
五、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
六、人人都有自卫和反抗暴政的权利
七、洛克思想的影响和缺陷
第七章 美国民主制的创立
一、北美殖民地的民主种子
二、从抗税斗争到独立战争
三、《独立宣言》
四、艰难的战争
五、短命的《邦联条例》
六、《联邦宪法》和《权利法案》
第八章 美国民主制的发展
一、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二、杰斐逊民主
三、杰克逊民主
四、林肯和解放黑奴斗争
五、从进步运动到罗斯福新政
第二编 民主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章 中国古代没有民主传统
一、中国自古就“进入真正的民主时代”了吗?
二、中国历朝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五常
第二章 19世纪40~90年代中国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
一、“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代中国人
二、洋务运动与中国民主进程的关系
三、早期维新派
第三章 戊戌变法与思想解放运动一、康有为发动变法运动
二、解放思想追求维新
三、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四、百日维新
五、 变法失败后的两极分化
六、邹容的《革命军》
第四章 孙中山的民主观
一、孙中山民主观的演变
(一)为辛亥革命做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1894~1911年)
(二)贯彻民主自由精神的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
(三)“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倒退(1914~1916年)
(四)从崇尚美、法,转而学习苏俄(1917~1925年)
二、“以俄为师”
(一)为什么“以俄为师”
(二)向苏俄学什么
三、孙中山对人权、自由、平等的看法
(一)对“天赋人权”和公民权利的态度
(二)关于自由问题
(三)关于平等问题
(四)自由平等“太过”,将把国家“引入歧路”
四、孙中山民主观混乱的原因
(一)对革命失败原因总结中的错误
(二)封建意识的根源
第五章 “五四”民主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第一阶段:1915年9月~1919年5月
(一)《新青年》呼唤以“民主”和“科学”救治中国的黑暗
(二)批判儒家的伦理道德观
(三)反击旧势力的攻击
二、第二阶段:1919年5月~1920年5月
(一)思想启蒙运动和“五四”群众运动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三、第三阶段:1920年5月~1922年7月
(一)民主启蒙运动的主流发生变化
(二)民主启蒙运动夭折
四、陈独秀等人为什么否定“民主”
五、陈独秀晚年关于民主问题的反思
附录:走出伪民主误区一、旧说误人
二、是法国大革命首先实践现代民主制吗?
三、现代民主理论创立者洛克
四、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发明人卢梭
五、卢梭与极权主义
六、卢梭与法国大革命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个十一长假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读完了《民主的历史》,用了三天的时间,270页。 第一种感受就是仿佛找回了本科时期的感觉。刚读大一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总表扬一些优秀的学长,因为他们两三天可以读罢一本书。历史系严肃的著作,两三天,读罢,当时的自己瞬间就瞠目结舌了...

评分

这个十一长假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读完了《民主的历史》,用了三天的时间,270页。 第一种感受就是仿佛找回了本科时期的感觉。刚读大一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总表扬一些优秀的学长,因为他们两三天可以读罢一本书。历史系严肃的著作,两三天,读罢,当时的自己瞬间就瞠目结舌了...

评分

最近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主的历史》一书,是已故许良英、王来棣伉俪晚年共同工作二十多年的未完成著作。许良英教授,国际、国内著名科学史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爱因斯坦研究、物理学史、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以及民主的理论和历史。王来棣教授,知名历史学家,主要研...  

评分

最近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主的历史》一书,是已故许良英、王来棣伉俪晚年共同工作二十多年的未完成著作。许良英教授,国际、国内著名科学史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爱因斯坦研究、物理学史、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以及民主的理论和历史。王来棣教授,知名历史学家,主要研...  

评分

这个十一长假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读完了《民主的历史》,用了三天的时间,270页。 第一种感受就是仿佛找回了本科时期的感觉。刚读大一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总表扬一些优秀的学长,因为他们两三天可以读罢一本书。历史系严肃的著作,两三天,读罢,当时的自己瞬间就瞠目结舌了...

用户评价

评分

上篇介绍希腊、罗马、荷英美的政治制度演变,无甚新意。下篇介绍民主理念在中国近代至新文化运动的传播,对钱穆、孙中山、陈独秀的浅薄的民主观的分析和批判不错。可惜第三章理论部分没能写出来,最想看的是作者对于民主缓行论和熊彼得“选主”理论的批判。

评分

在北大图书馆看过许良英等的一些论著,他对政治现实的批判颇为激烈,但没能在本论著中体现出来。作者计划写一部兼顾历史和理论的论著,可惜只写成了前半部分,上编内容无甚新意,只是复述历史,下编后两章的分析较深入,只是到陈独秀就结束了。如果本书能写完,也许真能起到很大作用。

评分

很好的常识普及书。江平先生写的前言也很牛逼。

评分

上篇介绍希腊、罗马、荷英美的政治制度演变,无甚新意。下篇介绍民主理念在中国近代至新文化运动的传播,对钱穆、孙中山、陈独秀的浅薄的民主观的分析和批判不错。可惜第三章理论部分没能写出来,最想看的是作者对于民主缓行论和熊彼得“选主”理论的批判。

评分

民主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主的历史映射了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追求,如果可以把民主作更宽泛意义上的解读的话。而此道德追求,与社会制度无关,也与主义无关,仅关乎人的生存与幸福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