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奥威尔的首部小说,它呈现了极为真实的殖民地生活:白人腐败堕落,土著浑浑噩噩,但作为白人的主人公弗洛里,却在在身份认同危机中苦苦挣扎,一方面同情东方民族,憎恨帝国主义,渴望找到一位和他一起分享缅甸生活的朋友,另一方面“明知道自己有可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的他害怕“救赎了自己的灵魂却失掉了整个世界”,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这丢脸、可怕的徒劳中,荒废生命、腐败堕落”。
乔治·奥威尔 1903—1950
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他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因此他被尊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殖民统治是好是坏呢?其实各有各有看法,就算是被殖民者也未必有统一看法。对于殖民统治的代表印度帝国来说,吉卜林显然认为是伟大的崇高的光荣的。可是奥威尔正好相反。 此书算是奥威尔的早期文学。书中基本没有一个“正面”形象,其实最具典型性的倒是那个缅甸人吴金波,他用...
评分殖民统治是好是坏呢?其实各有各有看法,就算是被殖民者也未必有统一看法。对于殖民统治的代表印度帝国来说,吉卜林显然认为是伟大的崇高的光荣的。可是奥威尔正好相反。 此书算是奥威尔的早期文学。书中基本没有一个“正面”形象,其实最具典型性的倒是那个缅甸人吴金波,他用...
评分殖民统治是好是坏呢?其实各有各有看法,就算是被殖民者也未必有统一看法。对于殖民统治的代表印度帝国来说,吉卜林显然认为是伟大的崇高的光荣的。可是奥威尔正好相反。 此书算是奥威尔的早期文学。书中基本没有一个“正面”形象,其实最具典型性的倒是那个缅甸人吴金波,他用...
奥威尔的另一面,非常精彩
评分非常讽刺描述大英帝国失势之时,殖民地充满腐败与好吃懒做的腐败英国官员,他们过着天天泡俱乐部的生活,工作轻松而随意,还在怀念着旧日的好时光。一部分当地人靠着尔虞我诈阴谋诡计寻求晋升。男主被塑造得很矛盾,一方面是好吃懒做又软弱不懂得维护朋友还甘愿做备胎-最后因为缅甸女人的大闹还是丢掉了婚姻也造成了最后的悲剧,另一方面是在理念上自由开放支持平权却又要带着宪兵镇压暴动. 殖民者的snobbish在小说里很明显, 如为了侄女能接触贵族称号的中尉就坑害自己好伙伴的拉xxx夫人,或者是鄙视知识分子和文化人、投怀送抱给军官的伊丽莎白小姐。
评分奥威尔的另一面,非常精彩
评分那是1922到1927年。初到緬甸,歐威爾還沒20歲,也沒真正開始寫作。去緬甸前,他自認是個既有等級偏見的勢利者,又是反抗一切威權的革命者。等他離開緬甸,「整整五年,我是一個壓迫體制的一分子,這讓我良心不安」,也讓他不僅想逃離令他憎惡的帝國主義,更想逃離人主宰人的所有形式。
评分断断续续地读了很久(我会说已经有两年多了吗?不会。)但每次隔了很久再继续的时候,都有一种昨天刚刚读过的赶脚。这就是好故事的榜样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