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全球政治和经济版图发生着怎样的深刻变化?
后危机时代,在国际事务上呈现出哪些新的挑战?
中美大国关系迎来怎样新的格局和趋势?
中国又该如何抓住战略机遇,适应新常态,谋求持久稳定发展?
基辛格继《论中国》后,92岁高龄的最新力作让你一本书读懂当今世界格局21世纪国际事呈现出了新的挑战。以往历史上的多数时候,世界上各个不同区域奉行着各自的秩序规则——欧洲的均势秩序观,中东的伊斯兰教观,亚洲多样化文化起源下形成的不同秩序观,以及美国“代表全人类”的世界观。在全球事务上,每个区域各行其道,结果导致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混乱和无序。 基辛格认为,地区秩序观之间的冲突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问题。在本书中,他系统梳理了各地区的战略逻辑和地区秩序观,从文化、宗教、地缘等综合因素解读了这些不同秩序观的形成、冲突和合作,并结合网络科技等当前新的战略要素,解析了当下时局的挑战与机遇。他不仅将视野拓宽到全世界,而且将时间拉长到400年,集结了他60年外交生涯的理念精髓,可以说是一部大开大阖、谈古论今、求索国际关系治理之道的集大成之作。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哈佛大学博士、教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政坛常青树”。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都有过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论中国》、《大外交》、《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世界秩序》面世,让亨利·基辛格之前的著作都成为了脚注——无论是世纪交替的《论中国》和《大外交》,还是冷战时期的《动乱年代》、《纪录在案》、《白宫岁月》,抑或是步入和平的《核武器与对外政策》、《复兴的世界》、《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展望》、《麻烦的伙伴关...
评分均势的定义 均势本身并不能确保和平,但均势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并运用得当,可以限制根本性挑战的规模和频率,并在出现根本性挑战时加以抑制。 Peace of Westphalia 伊朗意识形态的输出 在该地区所有国家中,伊朗的国家意识应该是最悠久、最连贯的,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治国传统...
评分日本的明治维新 明治天皇在他登基的加冕礼上宣读了由贵族签字的誓词,内容如下: 1.此誓,广增国富,制定宪法。 2.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3.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4.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须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5.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下之公道。 6.求知识于世...
评分 评分1,奥地利在18世纪还是个大国(还没看过近代欧洲史) 2,拿破仑是军事天才,但也掏空了法国 3,沙俄是在拿破仑之后入侵欧洲的,这一点拿破仑有责任 4,英国在动荡的十几世纪没有过较大的内战,又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聪明的角色,所以有了今天的经济地位 19世纪中叶,从克里...
一日国务卿,终身马屁精。
评分基本可以作为世界外交史看。很多闪光点应该是基辛格的,当然我相信具体执笔肯定不是他亲力的,因为老爷子都已经92了。
评分其实没大看懂。但印象深刻的是:政治家要能够回应时代最迫切的问题,并且在难以抉择的情况下做出能应对挑战的决策。
评分不得不说电子书真是方便,以及我如果在欧洲估计也是海盗党支持者,一定要看盗版啊大家
评分《世界秩序》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主线,梳理了欧洲、伊斯兰世界、亚洲和美国的历史进程。欧洲经历了“三十年战争”后迎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而沙俄的挑战打破了这个均衡,此后维也纳体系使欧洲重回均势,经历了一战、二战和冷战欧洲迈向整合;中东伊斯兰不同教派之间及与以色列的冲突加之以世界大国的角力使得这个地区战乱频仍,穆斯林的普世梦也需要给予充分关注;善于适应外部世界变化的日本不忘初衷;不同文化杂糅起来的印度以国家利益为最高依归;自视天朝上国的中国被武力打开国门,与国际社会合作及给之带来挑战;深信并不遗余力地推动普世价值的美国拥抱理想主义时兼顾现实主义。核的出现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影响着世界秩序,而权力与合法性的平衡则是关键所在。全书主要是事实的罗列而缺乏深刻的分析洞见,提出的问题不比解决的少,较平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