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几乎迫使当时的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要站在它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柏克晚年的压轴大作《法国大革命反思录》即以充满激情而又酣畅淋漓的文笔,猛烈攻击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在他看来,那些原则看似在维护人权和自由,实则空洞、危险,是对 人权、自由、宪政以及维系欧洲文明的传统的践踏。他深入剖析了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症结,准确地预言了随后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并在革命初期就预料到法国大革命必定以某种军事独裁作为终结。本书是保守主义经典著作,柏克也借此确立了其保守主义奠基人地位。
埃德蒙·柏克(Edmund Burke,1729-1797),英国18世纪晚期最重要的政治学阐释者。终其一生,多数时候他都在从事政治实务。1765-1794年,他担任英国下议院辉格党的议员,还在短命政府中担任过副部长一职。他笔下的政治学理论均来源于从政经历。由于柏克深信人类社会的现实是复杂多变的,远远超出个人一生经验所能认识的范围,因此,他认为,在进行社会变革时,应当极为审慎。对于那些仅仅从一个抽象的政治原则出发,而未经实践检验的政治理论,柏克持有极大的怀疑和谨慎。他一再重申经历悠久岁月而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和经验的价值。在《法国大革命反思录》一书中,柏克充分地阐述了他作为英美保守主义奠基人的基本政治主张。
这两天看柏克的《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2005版,这一本,早先读过一些,没有读完。正好现在的天气极好,读起来也很有感觉,柏克的思想和文笔都可以说引人入胜。 某认为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思考,实际上是对社会变迁的方式和国家机构的合法性的思考。 “归根到底,指导政治的理...
评分应该叫做反思法国大革命吧!作者做为一个英国人,显然对法国大革命持反对立场,不过我反而不认同作者的观点。 针对资产阶级革命,有着英国和法国两种形式,从我的观点来看,英国显然保留了太多的封建内容,现在依旧有着君主,而法国则“彻底”地多,但也几经反复,特别是出现了...
评分话说已经两个星期没写读书笔记了,实在惭愧。期末将至,事情就多起来,这两个星期就是在看阅读材料、准备报告、陪同台大学友等事情上渡过的,当然也因为自己的懒惰而浪费了一些时间。前半学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著作选读”课由魏老师给我们上,早就耳闻老魏热衷于谈论法...
评分《反思法国大革命》自1790 年出版以来,两百多年不断印行,在世界上有广泛持久的影响。 2003 年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欧洲思想史名家,耶鲁大学教授弗兰克·M. 特纳(Frank M. Turner)领衔编辑整理的新校注本,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公认是当今《反思法国大革命》最为权威的...
评分行文啰嗦得不行,看了好久才看完。但是这本书有趣的点在于可以略窥19世纪初期英国右派的想法,非常经典的古典自由主义;另外书中作者对法国大革命进行到中后期的本末倒置行为毫不留情地一顿痛批,犀利地指出这场活动进行到最后完全丧失了社会契约和基础理性,一地鸡毛闹剧一场。作为一个同样不怎么欣赏法国大革命的人可真是看得有滋有味。
评分对美好传统风俗的坚守,畏惧上帝,敬畏君主,爱戴国会,尊敬长官、神父、贵族。 对法国大革命式奴隶般傲慢,放纵的生活方式持有的理性的偏见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唾弃启蒙者,因为他们是疯子。
评分翻译差到不想读
评分激情的实质也就是追求“平等”,所谓“平等”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新旧沉浮之间,比较严谨的、坚守旧道德的社会集团正在被淘汰,新兴的、不大守规矩的人上来了。小人得志、沐猴而冠,被压迫的公民翻身做主人,面包师绞死了贵族,然后部分人再掌权重新压迫其他人。 经过现代性“平等”话语的塑造,平等的正确性毋庸置疑,正如托克维尔指出民主(平等)社会的到来不可避免。但如果后人仅从平等出发,将大革命的一切暴行认为是追求革命不可避免的代价,那完全颠倒黑白。将无产者对有产者的剥削与压迫视为正当,更是本末倒置。有恒产者有恒心,那些投机主义者,从政不过是其发家致富的手段罢了。大革命瓦解了传统道德,可新的道德并没有成长起来。
评分为了SAT,终于看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