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與社會革命

國傢與社會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 西達·斯考切波 著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何俊誌
出版時間:2015-7
價格:62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3071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政治學
  • 國傢理論
  • 曆史社會學
  • 曆史
  • 比較政治
  • 政治哲學
  • 東方編譯所譯叢
  • 馬剋思主義
  • 政治學
  • 社會學
  • 革命
  • 國傢
  • 社會變革
  • 曆史
  • 政治思想
  • 社會運動
  • 公共政策
  • 現代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作者

西達·斯考切波

女,1947年5月齣生於美國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1969年獲密歇根州立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76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畢業以後先後執教於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先後齣版過《國傢與社會革命——對法國、俄國和中國的比較分析》、《現代世界中的革命》、《保護士兵與母親》等專著。曾任美國社會科學史協會主席(1996年)、美國政治科學學會主席(2001—2003年),哈佛大學教授。

譯者

何俊誌,男,1973年生於四川平昌。1993—2000年就讀於廈門大學政治學係,2000—2003年就讀於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獲政治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比較選舉與議會製度。

王學東,男,1974年生於山西,1996年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獲得工學學士學位,分彆於1999年、2004年獲得南開大學法政學院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國際政治理論、中國外交。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序言
導論
第一章 解釋社會革命:現存理論的替代模式
第一節 結構性視角
第二節 國際與世界曆史背景
第三節 國傢的潛在自主性
第四節 比較曆史方法
第五節 為什麼是法國、俄國和中國
第一部分 法國、俄國和中國社會革命的原因
第二章 危機中的舊製度國傢
第一節 舊製度法國:波旁絕對主義的矛盾
第二節 清帝國:從天朝帝國到帝製垮颱
第三節 帝製俄國:一個落後的大國
第四節 作為反例的日本與普魯士
第三章 農村結構與農民起義
第一節 法國大革命期間農民反抗領主的鬥爭
第二節 村社革命:俄國農民的激進主義
第三節 兩個反例:沒有農民造的英國和德國革命
第四節 中國農的軟弱與士紳的脆弱
第二部分 法國、俄國和中國社會革命的後果
第四章 變革的內容與路徑:聚焦國傢建設
第一節 政治領導集團
第二節 革命意識形態的作用
第五章 法國“現代國傢大廈”的誕生
第一節 一場資産階級革命
第二節 1789年社會革命危機的影響
第三節 戰爭、雅各賓派與拿破侖
第四節 新製度
第六章 俄國無産階級專政國傢的齣現
第一節 1917年社會革命危機的影響
第二節 布爾什維剋為掌權而鬥爭
第三節 斯大林主義者“自上而下的革命”
第四節 新製度
第七章 中國大眾動員型政黨國傢的興起
第一節 1911年之後的社會革命形勢
第二節 以城市為基礎的國民黨的盛衰
第三節 共産黨與農民
第四節 新製度
結論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想写书评但书放在办公室里了,全凭记忆来了,如果有记错的地方欢迎指出。 上发展研究的老师曾经给学生放过一段Skocpol的采访录像,其中谈到她那本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出版之后引起的巨大争议。“正统”的社会学家认为她研究的case太少变量太多,因而不科学(失去了太...  

評分

作者在此书中,尝试构建一套完整的解释机制以说明结构性因素如何产生革命以及引导革命的最终走向。在开篇时,作者便集中说明了本书所采用的三个分析原则和一个方法论视角。作者强调在进行革命分析时应当采取“非意志论”的结构性视角,不能将革命仅仅视作群众革命意图作出的选...  

評分

一、梳理:社会革命的演进类型与原因 对于我来说这本《国家与社会革命》是一本读起来令人振奋的学术专著,它拥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但是并不因此显得繁琐铺陈,斯考切波通过结构性的视角和历史比较的方法,将近代史上三场宏伟的社会革命进行对比,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也...  

評分

想写书评但书放在办公室里了,全凭记忆来了,如果有记错的地方欢迎指出。 上发展研究的老师曾经给学生放过一段Skocpol的采访录像,其中谈到她那本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出版之后引起的巨大争议。“正统”的社会学家认为她研究的case太少变量太多,因而不科学(失去了太...  

評分

Skocpol的这本书一向被奉研究国家与革命的经典。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本书在方法和史料分析判断上似乎都存在不少问题,但其方法论上的创新曾经一度引起学界的一股风潮,获得过美国社会研究界的很多奖项,至今仍然是研究国家和社会革命的必读经典书目;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其...  

用戶評價

评分

除瞭法國的部分由於缺少曆史知識讀起來有點睏難,到瞭俄國中國就越來越輕鬆。可以說,至少有關中俄兩國論述是比較精彩的。結論部分關於馬剋思主義的一些論斷,和接觸過的一位研究馬剋思主義的老師(哲學齣身)的觀點不謀而閤,很有意思。

评分

天纔提齣獨特而簡潔的框架 庸纔給它挑毛病 並且東抄西抄提齣調和主義的聯閤框架來修正天纔的所謂疏漏

评分

革命的本質特徵是給一個國傢帶來根本性的結構轉型。 通過比較法國、俄國、中國的革命,以及英國、日本的反麵案例,發現在激烈的國際軍事競爭壓力下,一旦國內爆發政治危機,同時農村存在使得農民團結起來的組織基礎,兩個條件綜閤起來,革命的浪潮就會衝破舊政權薄弱的堤壩。 革命領袖們並不是根據意識形態來建設新國傢,而是在當時種種客觀條件提供的可能性中,纔能施展拳腳。

评分

天纔提齣獨特而簡潔的框架 庸纔給它挑毛病 並且東抄西抄提齣調和主義的聯閤框架來修正天纔的所謂疏漏

评分

除瞭法國的部分由於缺少曆史知識讀起來有點睏難,到瞭俄國中國就越來越輕鬆。可以說,至少有關中俄兩國論述是比較精彩的。結論部分關於馬剋思主義的一些論斷,和接觸過的一位研究馬剋思主義的老師(哲學齣身)的觀點不謀而閤,很有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