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峡口》是新华社记者王军最新推出的重磅作品,选取了作者2010年以后撰写的9篇最新作品,记叙落点跨度150多年,其间,是中国近代以来被迫的转型,也是人类最大规模的转型。规模空前的社会转型正在中国进行着,追求现代化的脚步使人们忽略了城市化本身的复杂性,对建筑文化和乡村文明的戕害、对城市规划的短视、对城乡利益的分配不均无不令人哀叹。中国的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决胜的时刻到来——公私关系之再造、地权契约之重建,邦本所系,正在奋力推进之中。这一转型还没结束,正在冲击前方的峡口。前方的峡口已透过来光亮,如何冲得过去?
《历史的峡口》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定格这一场宏大叙事的若干镜像,包括晚清之北京、北洋之北京、国民政府之南京、新中国之北京以及南国水乡,钩沉历史,发力当下,把这些故事放在更加辽阔的背景下书写,更能让我们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明资源,助中华巨轮驶过历史的峡口。
王军,新华社高级记者,供职于《瞭望》新闻周刊,北京市政协特邀委员,著有《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拾年》。
他先后策划“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2001年)、“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展”(2003年),发起“北京建筑文化周”(2004年),参展法国波尔多“东西北南”艺术展(2004年)、“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2005年)、荷兰“当代中国”展(2006年);应邀在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全美规划大会、美国规划协会总部、康乃尔大学、华盛顿大学、布莱恩特大学发表学术演讲。2008年8月,应上海世博局之邀,为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提交展陈学术方案;2009年4月,应邀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公共政策问题,为中央党校市长班授课。
他的著作曾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中国建筑图书奖、台湾吴大猷科普著作奖等。其中,《城记》被译为英文、日文出版。《读书》杂志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东京大学分别于2003年、2005年、2009年召开《城记》研讨会。
2011年6月,《纽约书评》以三个版面发表《城记》英文版评论,认为:“这本书与帮助人们改变城市环境思考方式的经典之作——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相似,并成为这个国家新兴的城市保护运动的核心著作。”
书在办公室放了好久,瞄过几幅古建筑的插画,想当然以为是拼凑的讲保护古建的书,就没有翻下去。这一次偶尔的邂逅,一个就是一个月。 今晨五点多无意中翻开,王军的视角吸引了我,将城市融于大历史,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朝代更替、工业革命,娓娓道来,悄无声息地把土地革命...
评分书在办公室放了好久,瞄过几幅古建筑的插画,想当然以为是拼凑的讲保护古建的书,就没有翻下去。这一次偶尔的邂逅,一个就是一个月。 今晨五点多无意中翻开,王军的视角吸引了我,将城市融于大历史,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朝代更替、工业革命,娓娓道来,悄无声息地把土地革命...
评分下午逛了逛美术馆,顺便把手头这本书读完,作者洋洋洒洒九篇长文,说尽了古建筑,城市规划,城镇化的前尘往事。 记忆中的圆明园似乎从英法联军劫掠后就剩下那几块断柱,然而看德国摄影师阿里文1873年用玻璃底片拍的12帧圆明园影像,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177...
评分下午逛了逛美术馆,顺便把手头这本书读完,作者洋洋洒洒九篇长文,说尽了古建筑,城市规划,城镇化的前尘往事。 记忆中的圆明园似乎从英法联军劫掠后就剩下那几块断柱,然而看德国摄影师阿里文1873年用玻璃底片拍的12帧圆明园影像,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177...
评分王军新作,与前三本(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十年)编排格式相似,依然是由历史回顾和现实考察组成,前者包括圆明园、故宫、南京的首都计划等故事,后者则涉及到土地确权、房产税、城乡结合部的集体土地、中央行政区等论题。核心关切一以贯之,总结和反思的程度逐渐深入,虽有部分解决方案无法让我认同,但不影响对此书的推荐。
评分一个国家民族一旦自卑到全盘否定自己,那就像不爱一个人了,看什么都不对,各种拆,各种破坏,或者干脆不承认这是自己的东西,是前朝外族的东西。生产力、文化及鉴赏水平的低下导致要拿古迹的砖石去建造别的建筑,如此焚琴煮鹤听来却是让人不忍苛责。
评分可读,但深度不足
评分建筑与历史。
评分【2015.11.23 — 2015.11.2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