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梁陈方案”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大屋顶”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批判复古主义”、“大跃进”、“整风鸣放”、“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时期。
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不乏私人珍藏的照片及画作,如梁思成先生工作笔记中的画作和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
王军,新华社主任记者,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在新华社北京分社从事经济报道工作。1993年开始对梁思成学术思想、北京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问题作系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1955年:中国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决裂》,参与《梁思成全集》年谱部分的编写,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作学术演讲,参与策划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展。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动态,对建筑创作、房地产开发、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
看完了,诸多感慨。 我知道北京城现在是什么样子,我爱它,并且为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建筑而自豪,尽管那个漂在水上的大坟包出现在了那么一个不合适的位置上,尽管有那么多活动都在那个插在牛粪上的猪尾巴下举行,尽管每天有那么多人看着自焚的大裤衩,但是我还是从心底爱着...
评分 评分儿时读《上下五千年》,读到文天祥就义时,悲愤不已,于页眉写下“文天祥万岁”五字,这书几经辗转,若尚存于世间的话,应是搁在外公家的柜子里。 儿时观《火烧圆明园》,到结尾处火光冲天,守园大臣投湖时,那火光映红了我的脸,几欲落泪。七岁时去了圆明园,于是便郁积了圆...
评分为了纪念 2006-12-30写 2007-1-12发 《城记》 2003年,《城记》出版,很多人都有些担心,像这样对准全国城市建设标兵——北京开炮的一本书,到底能走多远,这无疑是从历史的角度,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在此之前,即便偶有学者、普通市民对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建设历程颇有微...
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时代,梁思成的失败恐怕是注定的。北京城并没有毁于战乱,而是毁于建设。
评分看得很难受 到处的古建筑都在不断消逝着 不尊重历史传统的国家和人民 不是野蛮人还能是什么
评分首都北京建设规划的历史,整个是意识形态强暴建筑理想的过程,个人抱负与钢铁的行政意志碰撞,霎时粉碎。恸。原来,原名是《城祭》。
评分城记——成祭
评分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是这一段:“1970年,地铁要修车辆段,西北城墙外的太平湖就势被城墙的灰土填平。而在3年前,在「文革」风暴中不堪凌辱的作家老舍,在此投湖自尽。”老舍、城墙、太平湖,还有备战用的北京地铁,焚琴煮鹤的野蛮和心疼都在这两句话里说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