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新华社主任记者,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在新华社北京分社从事经济报道工作。1993年开始对梁思成学术思想、北京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问题作系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1955年:中国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决裂》,参与《梁思成全集》年谱部分的编写,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作学术演讲,参与策划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展。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动态,对建筑创作、房地产开发、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
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梁陈方案”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大屋顶”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批判复古主义”、“大跃进”、“整风鸣放”、“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时期。
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不乏私人珍藏的照片及画作,如梁思成先生工作笔记中的画作和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
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北京有个好地方,叫青蛙大学,只要好好吃饭,乖乖的,长大了就可以去那儿。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神往的地方,我想象青蛙大学这个好地方白天有很多小朋友陪我玩,晚上躺在一张巧克力做的床上。。。。。 逐渐长大,知道青蛙大学是千万莘莘学子向往...
评分北京本应该是最不缺历史和文化的地方,但是看到现在许多莫名其妙的建筑放在那里,看到许多政府官员醉心于什么CBD,感到文化正在被一点点抛弃。浮躁的很。
评分儿时读《上下五千年》,读到文天祥就义时,悲愤不已,于页眉写下“文天祥万岁”五字,这书几经辗转,若尚存于世间的话,应是搁在外公家的柜子里。 儿时观《火烧圆明园》,到结尾处火光冲天,守园大臣投湖时,那火光映红了我的脸,几欲落泪。七岁时去了圆明园,于是便郁积了圆...
评分这几天一直在读王军写的〈城记〉。这书是早就想读的,一个是因为定价贵,一个是因为网上下载没找到,再是因为不想买盗版书,所以搁置了好几年。现在前门地区又在搞拆迁,搞旧城改造,搞“文保区”(这是新词),所以读〈城记〉的热情又调动了起来。碰巧卓越网上的这本书打折,...
评分以前接待外国友人时,他们面对中关村林立的高楼大厦、长安街流动的车水马龙发出感慨:北京发展得真快,跟国外的大城市没什么区别。后来跟他们聊天,一个个都想在胡同里骑车闲逛,带他们去明显后人粉饰过的矫揉造作的格格府吃饭,纷纷兴奋不已赞不绝口。全球化下的城市呈现出越...
一部北京城的血泪史,残破的城墙消逝的城门,是这支农民起义军给京城留下的难以磨灭的疤痕
评分旧城改造拆有人骂,不拆也会有人骂;梁陈华等虽说多书生意气,可是一片赤诚终究还是错付;这个党为什么这么喜欢外行指导内行,归根结底就是既不自信也不信任任何人,典型的小农思想,可以说一个人影响了一个党的性格。
评分看得心里直滴血啊!当人们拥挤在地铁2号线时,当人们驱车在二环路上时,是否会怀念北京的城门城墙?不说别的了,若只较完整地保留北京城墙,北京就必将成为文明古城中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可惜一块块城砖就仿佛一滴滴苦酒般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评分不但自己没文化还肆意破坏文化糟蹋文化,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而且现在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相反还有倒退的趋势,权力变得越发蛮横甚至傲慢要领导一切指挥一切决定一切,其实把时间拉长看不过是历史上某个瞬间的小丑罢了,尽管如此面对那么多辉煌难再的文物和一片赤子之心的学人坎坷悲剧的命运,我还是感觉到忧伤。
评分一部北京城的血泪史,残破的城墙消逝的城门,是这支农民起义军给京城留下的难以磨灭的疤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