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峽口

曆史的峽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王軍
出品人:
頁數:336
译者:
出版時間:2015-7
價格:7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865203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城市
  • 王軍
  • 建築
  • 曆史
  • 城市規劃
  • 文化
  • 文化批評
  • 北京
  • 曆史
  • 峽口
  • 人文
  • 探索
  • 時間
  • 轉摺
  • 文明
  • 地理
  • 記憶
  • 格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曆史的峽口》是新華社記者王軍最新推齣的重磅作品,選取瞭作者2010年以後撰寫的9篇最新作品,記敘落點跨度150多年,其間,是中國近代以來被迫的轉型,也是人類最大規模的轉型。規模空前的社會轉型正在中國進行著,追求現代化的腳步使人們忽略瞭城市化本身的復雜性,對建築文化和鄉村文明的戕害、對城市規劃的短視、對城鄉利益的分配不均無不令人哀嘆。中國的改革已步入深水區,決勝的時刻到來——公私關係之再造、地權契約之重建,邦本所係,正在奮力推進之中。這一轉型還沒結束,正在衝擊前方的峽口。前方的峽口已透過來光亮,如何衝得過去?

《曆史的峽口》試圖從曆史的角度定格這一場宏大敘事的若乾鏡像,包括晚清之北京、北洋之北京、國民政府之南京、新中國之北京以及南國水鄉,鈎沉曆史,發力當下,把這些故事放在更加遼闊的背景下書寫,更能讓我們理解中國的曆史和文明資源,助中華巨輪駛過曆史的峽口。

著者簡介

王軍,新華社高級記者,供職於《瞭望》新聞周刊,北京市政協特邀委員,著有《城記》《采訪本上的城市》《拾年》。

他先後策劃“梁思成建築設計雙年展”(2001年)、“北京城記憶數字影像展”(2003年),發起“北京建築文化周”(2004年),參展法國波爾多“東西北南”藝術展(2004年)、“深圳城市建築雙年展”(2005年)、荷蘭“當代中國”展(2006年);應邀在美國國傢建築博物館、全美規劃大會、美國規劃協會總部、康乃爾大學、華盛頓大學、布萊恩特大學發錶學術演講。2008年8月,應上海世博局之邀,為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傢館提交展陳學術方案;2009年4月,應邀就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公共政策問題,為中央黨校市長班授課。

他的著作曾獲全國優秀暢銷書奬、國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中國建築圖書奬、颱灣吳大猷科普著作奬等。其中,《城記》被譯為英文、日文齣版。《讀書》雜誌社、聯閤國教科文組織、日本東京大學分彆於2003年、2005年、2009年召開《城記》研討會。

2011年6月,《紐約書評》以三個版麵發錶《城記》英文版評論,認為:“這本書與幫助人們改變城市環境思考方式的經典之作——簡•雅各布斯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相似,並成為這個國傢新興的城市保護運動的核心著作。”

圖書目錄

前言
壹 圓明園的記憶/1
“自圓明園焚毀至今日,曆七十二年。”1932年,滕固為《圓明園歐式宮殿殘跡》一書作序,“毀後殘跡,經自然銷磨以及強有力者之竊劫,所存遺物,為數已微。吾人執筆述此,儼如描想韆年前之古物,能不令人嘆息。”
貳 首都計劃的百年大夢/25
1928 年北伐成功之後,國民政府營造南京。這是15 世紀初明成祖硃棣改建北京之後,中國首都城市進行的又一次大規模規劃建設,並牽扯一場規模同樣可觀的技術與政治之爭,見證瞭辛亥革命終結帝製之後,中國在那個動蕩年代裏的光榮與夢想。
叁 革命風潮, 嚮故宮蕩去/37
“即使我人不自惜文物,亦應為世界惜之。還觀海外,彼人之保惜曆史物品如彼,吾人宜如何努力?豈宜更加摧殘?”
肆 建築師林徽因的一九三二 /59
“思成又跑路去,這次又是一個宋初木建—— 在寶坻縣—— 比薊州獨樂寺或能更早。這種工作在國內甚少人注意關心,我們單等他的測繪詳圖和報告印齣來時嚇日本鬼子一下痛快痛快:省得他們目中無人,以為中國好欺侮。”
伍 梁陳方案的成本 /71
新中國成立之初,梁思成、陳占祥提齣的在北京西部近郊建設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的方案,是在經濟上不可行嗎?
陸 城市化轉型 /93
公民財産權在城市化進程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國的城市化可望由土地財政模式轉嚮不動産稅模式;強拆式的城市化也可望演變為契約式的城市化。一係列深層次改革將由此引發。很大程度上,中國社會能否順利轉型,衝齣“曆史的三峽”,在此一役。
柒 再造魅力故鄉 /105
“請大傢放心,我們會讓全世界關注我們美麗的水鄉,因為我們對高樓毫無感覺,我們的陳傢祠堂比高樓重要!”在廣東佛山農村,3000多位南宋遺民的後代欲對抗城市化“霸權”。他們的訴求,對中國現行土地製度形成挑戰。
捌 中國城鎮化的盛世危言 /137
在這一輪中國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小汽車成為規則的主導者。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迅速上升,從本世紀初的32%躥升至目前的57%,高於50%的國際警戒綫,能源安全成為頭等大事。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中國的海軍裝配瞭第一艘航空母艦。
玖 大北京的未來 /173
在資源環境壓力空前逼迫之下,新設中央行政區的建議被再次提齣,它嚮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首都描繪瞭怎樣的前景?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书在办公室放了好久,瞄过几幅古建筑的插画,想当然以为是拼凑的讲保护古建的书,就没有翻下去。这一次偶尔的邂逅,一个就是一个月。 今晨五点多无意中翻开,王军的视角吸引了我,将城市融于大历史,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朝代更替、工业革命,娓娓道来,悄无声息地把土地革命...  

用戶評價

评分

這些東西沒有如我一開始猜想的那樣聯係起來講(也很難聯係吧),隻是作者散落各處文章的結集。我隻看瞭首都計劃那篇,用的材料是原計劃、一篇颱灣博論和墨菲傳。感覺自己已經過瞭讀這類文章的年紀。

评分

雖已沒有當年讀《城記》時的興奮,但王軍寫作關涉的核心問題從來沒有變過。每次從北京歸來,都嘆息那裏已是一座沒有記憶和過去的城市。

评分

王軍新作,與前三本(城記、采訪本上的城市、十年)編排格式相似,依然是由曆史迴顧和現實考察組成,前者包括圓明園、故宮、南京的首都計劃等故事,後者則涉及到土地確權、房産稅、城鄉結閤部的集體土地、中央行政區等論題。核心關切一以貫之,總結和反思的程度逐漸深入,雖有部分解決方案無法讓我認同,但不影響對此書的推薦。

评分

找不到女神推薦的《城記》,隻好先讀《曆史的峽口》。【277】

评分

在讀老師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