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建筑 城市研究 北京 城市 艺术史 中国 历史 于水山
发表于2025-02-02
长安街与中国建筑的现代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首都北京的长安街两侧何以有这些建筑物?这些建筑又是以何种观念为基础设计建造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长安街的建筑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在长安街的发展与北京城的改造过程中,政治显然担当了主角。但是,政府制定的文化方针又不得不通过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得以物化实现。想对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全面而平衡的理解,就有必要将政治议程纳入建筑的大叙事之中。
于水山,1971年生于中国山东招远。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建筑学学士;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建筑史硕士;2006年毕业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获艺术史博士。曾先后任职于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和密歇根奥克兰大学。现执教于美国东北大学建筑学院,讲授建筑历史与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建筑史,旁及日本建筑史、现代建筑理论的文化转译、佛教建筑和文人艺术。出版有关中国建筑、北京城市史、中国建筑史学史、西藏建筑、前卫艺术理论、文人园林和文人艺术的文章和专著。
不懂建筑和规划。作历史书和材料集看。
评分一条街成了一本书,有道理啊...轴!
评分一条十里长街看中国
评分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长安街的起源和它在建国以后因为政治需要而不断延长的过程。随着长安街的延长,它两侧的建筑风格也在不断地演变,反映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最终长安街成了一幅拼贴画,留下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烙印,整体风格越来越碎片,也越来越多元。长安街和北京城市轴线的关系:作者说,正是因为长安街的改造和变化,跟今天的我们已经有了时间上的距离,我们不再身处其中,所以才能用审视的角度来看它,重新认识它的意义。在作者看来,长安街不只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面镜子,它也是中国发展道路的一个象征。今天,横纵两条轴线功能上的互补和交替,就是对未来的一种预示。在作者看来,历史的延续性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真正动力。
评分挺有趣的,从统一到多元,传统到现代,身份认同和转变,像是拼贴着的历史,规划、功能、符号、美学,中轴线的空间性,城市美好。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长安街与中国建筑的现代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