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本上的城市

采访本上的城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王军
出品人:
页数:373
译者:
出版时间:2008-6
价格:69.5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903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城市
  • 建筑
  • 王军
  • 城市规划
  • 北京
  • 文化
  • 建筑&城市
  • 三联
  • 城市
  • 采访
  • 记录
  • 社会
  • 观察
  • 真实
  • 人文
  • 探索
  • 生活
  • 视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城记》出版五年后,新华社记者王军再推出《采访本上的城市》;与《城记》一书着重于宏观层面的叙事不同,此次作者将笔力渗透到中观与微观层面,继续来反思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中国式的造城运动。

《采访本上的城市》这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对中国及欧美城市的调查成果,书中直面当今中国的城市问题,对宽马路、拆迁经济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解剖;同时直击当前中国城市与建筑领域中的大事件、大热点,包括中央行政区外迁之争、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场、CCTV大楼、国家博物馆改扩建等争论。作者均对这些争论作了第一手深入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安德鲁、贝聿铭、库哈斯、德梅隆、福斯特等中外建筑师,其中包括4位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

全书仍采用了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分为“非常城市”、“非常计划”、“非常规划”、“非常建筑”、“非常拆迁”、“老北京”、“老南京”七章。前五章在“不同往常”的基调上,完成对城市现象的全方位观察与反思,又在最后两章,以北京和南京作为具体案例解剖。其中,《城市规划的圈地玄机》获得温家宝总理批示,并在中国城市规划界引起轩然大波,作者对这场轩然大波又作了持续性调查,使得中国式规划的困境得以充分暴露。

《采访本上的城市》,取这样的书名,是因为它代表了作者王军的一种生存状态——拿着采访本到城市里去。就这样,作者在现实中寻找着历史的答案,手捧采访本,踏访一个又一个城市,写下一篇又一篇报道。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作者完成了对中国城市化浪潮的调查性思考,以及对相关历史问题的回顾。

全书由一个个故事连缀而成,故事与故事之间,情节上的联系或有或无,思路连绵却也独立成章,在激流勇进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这个空间的实体(街道、街区、居民等)的生死毁灭和悲痛哀伤,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作者简介

王军,新华社主任记者,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在新华社北京分社从事经济报道工作。1993年开始对梁思成学术思想、北京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问题作系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1955年:中国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决裂》,参与《梁思成全集》年谱部分的编写,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作学术演讲,参与策划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展。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动态,对建筑创作、房地产开发、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著有《城记》。

目录信息

前言在常与非常之问
1 非常城市
当城市为汽车而造
老城市的瓦解
大马路之痒
街道的异化
波士顿“大开挖”
伟大城市之梦
2 非常计划
故宫改建计划始末
水淹均州
美国文化遗产保护传奇
老巴黎的天翻地覆
北京与巴黎的“城市演绎”
3 非常规划
城市规划的圈地玄机
圈地博弈的政策基因
规划编制“三国演义”
中央行政区迁移悬念
“单中心陷阱”
4 非常建筑
贝聿铭收官
大剧院的“孵化”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之争
奥运巨构的诞生
911后的CCTV
5 非常拆迁
拆迁之惑
“拆迁也有GDP”
住宅双轨制
人民城市喊不出来
6 老北京
老北京的死与生
宣南士乡之殇
从雅典到北京
7 老南京
最后的纠葛
朱偰之死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前两天上豆瓣,看到消息说,上海陕西南路地铁站里的季风书店因为十年的合约到期,续约又有着资金不足的问题,所以面临着关门的前景,看了这个消息后,很难过,季风书店我一直不熟悉,只是以前偶尔在上海办事的时候,在陕西南路下车,会瞥见一眼,总是匆匆忙忙的一个印象而已。2...  

评分

北京的城市建设有很多话题、很多争议。我在读王军的《采访本上的城市》,他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考和信息,介绍了城市建设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各种思路。但是有些地方,没说清楚,也许是故意的偏颇。 先说这个交通问题吧。这本书里说的各地对大马路的盲目追求让人很担心。但...

评分

http://luciaclover.blogbus.com/logs/34174881.html) 很久没来珠市口161了 前一阵子被论文和毕业的事儿折磨地没有什么心气儿 现在 尘埃落定 岁末年初 也是时候爬上来扫扫房了呵呵 真正刺激我要记录下点儿什么的 是王军的这本书 十二月中的时候回国了 北京呆了两个礼拜 安徽...  

评分

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那些施政者们想的是什么。显而易见的善恶美丑不会去分辨,老百姓那么多的抱怨和建议不去倾听接受,是不愿去想不愿去听,还是压根就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 城市,慢慢的不再市民化了,不在生活化了,固定的小区居住,固定的广场散步,固定的商场购物...  

评分

王军《采访本上的城市》,从新书公关文宣的表述,我印象最深的关键词是职业、专业,是心平气和,似乎同《城记》的风格不同,似乎体现了一种有价值的演进。昨天买来,粗翻了国家大剧院和CCTV大楼的部分,的确是职业的的、中观以及微观的视角和笔力。 不过,书中关于拆的部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完了对这个国家痛心疾首。。但是我真的觉着大裤衩比鸟蛋好看。。

评分

不加标签,草草翻完。作者在玩票吧。

评分

小时候老听说这本书,都说老nb了,什么深入剖析、从记者做成了城市专家。。。我抱着“总算能看看了”的心情翻后,发现里面说的内容其实是常识,随便一个底特律老百姓都知道。。书中重复的内容也多,来回来去都在说那点事——这种书现在是越来越多了。此外,里面的一些关于城市设计规划的一些观点,是略偏激了。对于目前的城市规划,批驳的多,建议却少,道行比出租车司机可能是多了些但却没上升到真正城市规划学的视野中去讨论这个问题,说得狠点,就是一个常年跑城市规划口的愤青记者的随笔。

评分

我还是那句话,资料很详实,但唯一的问题是你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北京的拆迁和城市规划。你没有住过四合院,你不会理解大部分四合院居民对搬迁的渴望。

评分

小时候老听说这本书,都说老nb了,什么深入剖析、从记者做成了城市专家。。。我抱着“总算能看看了”的心情翻后,发现里面说的内容其实是常识,随便一个底特律老百姓都知道。。书中重复的内容也多,来回来去都在说那点事——这种书现在是越来越多了。此外,里面的一些关于城市设计规划的一些观点,是略偏激了。对于目前的城市规划,批驳的多,建议却少,道行比出租车司机可能是多了些但却没上升到真正城市规划学的视野中去讨论这个问题,说得狠点,就是一个常年跑城市规划口的愤青记者的随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