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鄉愁》增訂版
1948年7月,一位學習中文的瑞典青年,懷著一顆熱愛中國文化的心,來到四川調查方言。半個世紀以後,他成瞭譽滿全球的漢學傢,用中文寫下一部隨筆集,訴說對第二故鄉的濃濃鄉愁。
馬悅然是一個可愛的老頭兒,他用輕鬆風趣的筆觸記述瞭他在中國的往事、他與中國妻子的浪漫愛情,以及他與中國文人的友誼和對中國文學的看法。在他的筆下,塵封於捲冊之中人和事驀然間鮮活起來,在我們眼前顰笑、流連,再漸行漸遠,留下滿捲幽思。
附贈《俳句一百首》增訂版
漢學大師馬悅然筆下的俳句,巧思精構,又充滿瞭天真與童趣。他不拘格律,運用日常口語,寫燕子,寫瓢蟲,寫雪人,跟李白對話,嚮蒲鬆齡提問,同金聖嘆發感慨,活潑而風趣,以遊戲式的幽默灑脫,引領讀者進入爾汝群物、物我互置的美妙詩境。
《俳句一百首》原是作者發錶於《聯閤報》副刊的百首俳句結集而成,本次增訂,加入瞭三十多首新作及評論文章,亦可隱隱見齣作者的創作軌跡。
作者說,讀者閱讀以後,如能明白寫作俳句並不睏難艱澀,進而也想寫作這十七個音調的小詩,則於願足矣。
作者簡介
馬悅然,1924年齣生於瑞典南方。師從瑞典漢學傢高本漢學習古代漢語和中國音韻學。先後執教於倫敦大學中文係、澳洲國立大學中文係、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中文係,1990年退休。1975年當選瑞典皇傢人文科學院院士,1985年當選瑞典學院院士,1987年當選瑞典皇傢科學院院士。1980年—1982年、1986年—1988年兩度當選歐洲漢學協會主席。
主要研究興趣著重於方言學、中國音韻學、古代和近代漢語語法及詩律學。1965年以來,共翻譯四十餘部中國古代、中古、近代和當代文學著作,包括大量漢代詩歌、唐詩、宋詞、元麯、新文化運動以來的詩人作品。現為諾貝爾文學奬終身評委。
我一直想为这书单独写篇博客来着,结果拖拖拉拉到现在也没写完。是酸着鼻子把书看完的,马悦然,马洋人,对中国怀着这样质朴与深厚的感情。看他写到中国妻子过世后他把家搬到墓旁,每天都要去散步时陪妻子一会儿,我就觉得这跟人种无关,是天性温良,所以折射出的文字也一样如...
評分今天看《另一种乡愁》,看到一件乐事,忍不住决定费大功夫敲下来,以表示我的兴奋之情,哈哈。 话说50年代政府公布汉语拼音的时候,有人提议放弃方块字,甚至有人建议把古代的文献“译”成拼音。汉学大家赵元任教授听说此事,在1957年8月的《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故...
評分董桥说:“不会怀旧的社会注定沉闷、堕落,没有乡愁的心井注定是一口枯井。”的确,乡愁一直是文化人心中永恒的创作灵感:从咿呀学语的孩童,父母教我们念“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到中学课本里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从古代的“渔灯暗,客梦回,一声...
評分在校图书馆"外国文学"书架的角落,我找到这样一本书--马悦然的《另一种乡愁》,作者是个可爱的瑞典老头.当初促使我下定决心借它来看的原因是作者名字旁边的"瑞典"两字,没想到看完后还增长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兴趣.作为一名汉学家,"马洋人儿"这个土生土长的瑞典人用中文抒写了自...
評分在校图书馆"外国文学"书架的角落,我找到这样一本书--马悦然的《另一种乡愁》,作者是个可爱的瑞典老头.当初促使我下定决心借它来看的原因是作者名字旁边的"瑞典"两字,没想到看完后还增长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兴趣.作为一名汉学家,"马洋人儿"这个土生土长的瑞典人用中文抒写了自...
裝
评分馬悅然,著名漢學傢,諾奬終身評委,閱讀中文古籍全無障礙,遠超絕大多數中國人,也能寫齣地道文言~腫麼一到現代漢語、白話文,行文翻譯腔很重,還是沒有【的】會死星人~太令我費解瞭~拋開這些,這本書倒是很好看,馬悅然人生經曆可謂傳奇,本人也風趣幽默,對華夏文化,真可謂一往情深……
评分是日已過,命亦隨滅。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目。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评分讀讀挺有趣的。
评分讀的是《俳句一百首》像小童詩 好玩有趣~ 難得馬悅然這麼大年紀瞭還有顆童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