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社会之父”卡尔·波普尔对20世纪人类命运的观察与反思
◎ 一本记录波普尔晚年思想的重要著作
◎ 让读者重新认识这位享有盛名又备受误解的重要思想家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卡尔・波普尔在生命中最后几年发表的两篇演讲稿以及与意大利记者贾恩卡洛・博塞蒂的对话录。与波普尔的其他作品不同,本书更多地表达了他对过去这个世纪的看法,对这个世界的苦难和希望的关怀。他谈了冷战结束后的世界,谈了波斯尼亚战争,谈了媒体的危险,谈了知识分子的责任,对极权主义、宗教、历史主义、意识形态等做了审视。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波普尔传达出他一生的思想信念:为了保护我们深爱的民主体制,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创造明日世界的乃是我们今天的行动。
【媒体推荐】
卡尔·波普尔爵士是正确的。
——瓦茨拉夫·哈维尔,作家
任何思考者都不会错过波普尔的书。
——《国家》杂志
很少有哲学家能像波普尔一样运用如此宽广的知识面来产出重要的原创性观点。
——《卫报》
无与伦比的伟大的科学哲学家。
——彼得·梅达沃,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对于20世纪人类经历的灾难与恐怖来说,波普尔是一位诊断思想瘟疫的医生。
——刘擎,学者
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最著名的理论是对经典的“观测-归纳法”的批判,提出用“从实验中证伪的”评判标准来区别“科学的”与“非科学的”。在政治上,他拥护民主和自由主义,并提出一系列社会批判法则,为“开放社会”奠定理论根基。
波普尔于1902年出生于维也纳,10岁时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17岁时曾为弗洛伊德的弟子、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工作过。早年崇拜的这些思想大师都成为波普尔后来怀疑与批判的对象,唯有爱因斯坦是一个例个。1919年爱因斯坦在维也纳的演讲对他的一生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波普尔1928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来与著名的“维也纳小组”成员接触。1932年完成《知识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手稿在维也纳小组中传阅。1934年在石里克的推荐下,手稿的压缩版《研究的逻辑》用德文出版。后来两年中,波普尔访学英国,结识了哈耶克、罗素和伯林等学者,又到哥本哈根会见了物理学家玻尔。在反犹太主义浪潮的压力下,波普尔计划离开奥地利。1936年末,他向英国学术资助委员会提出申请,希望在英联邦地区的学术机构获得工作。他的推荐人当中有爱因斯坦、玻尔、李约瑟、罗素、卡尔纳普(R.Carnap)和摩尔。委员会批准了他的申请,在剑桥大学为他安排了一个临时教职,但波普尔同时获得了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一个永久职位。1938年波普尔到新西兰任教,开始写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和《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前者在1944年哈耶克主编的《经济学》上发表,后者1945年在英国出版,使他获得了国际性的声誉。
在哈耶克的帮助下,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授予波普尔高级讲师的职务。他于1946年初抵达英国就职,教授“逻辑与科学方法”。1950年应邀访问美国,在哈佛和普林斯顿大学演讲,其间与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会面。1969年波普尔放弃在伦敦经济学院的全职工作,专注于研究和写作。主要著作有《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测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无穷的探索:思想自传》《开放的宇宙》等。
关于哲学其实我也学了好久,从初中的政治开始,到高中、大学,以及工作之后的晋级考试,都没离开哲学,一直再背诵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恩格斯曾指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思维和...
评分关于哲学其实我也学了好久,从初中的政治开始,到高中、大学,以及工作之后的晋级考试,都没离开哲学,一直再背诵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恩格斯曾指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思维和...
评分近来一段时间,我写东西争取不再过多地用学术化的词语,很多时候我都将此以通俗的解释去处理。但是这一次我想用一个词:解构。长久以来,我是如何理解这个词语的呢?按照雅克·德里达的意思,它不是主义,如果它是一种主义就有悖这个词的含义了。按照文学批评的角度看,...
评分天雨,只得在家闷着.其实就算不下雨,也还是在家闷着. 昨天扛回家新书四种,这本波普尔访谈居然拿起就放不下.不光正文精彩,一位名为刘擎的学人写的中译本序言也颇有水准.不知道这个中译本有没有惨遭"阉割",但还是要向出版社致敬! 文本很好读,丝毫不会让人产生读康德或海德格尔的...
评分看完波普尔《自由与知识分子的责任》这篇演讲稿,不由得想起了夏志清,这两个在各自学术领域都有超人成就的学者在政治观点上是如此得相似,他们是自由的坚定守望者,对共产主义都有明智的认识,而他们在道德上的保守态度又有着惊人的一致,甚至不惜牺牲无它宁死的自由,顽固得...
看过這本书,可以了解Marxism的主要谬误是irreligion, history teleological, false prophets式的“捕鼠陷阱”... 在這种trap的阴影之下,萨哈罗夫会主动制造出“保证相互毁灭”的核武器... 波普尔对television的思考与厌弃,也值得借鉴... self-control还是可以的,不看任何brainwashing的电视节目,可以保持头脑的清醒... 博塞蒂的后记充满了commie的偏见,建议略过。
评分伟大的思想家应当如此,17岁就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疑问并开始阅读马克思著作,曾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后又对马克思主义“决裂”。看这书就像是波普尔坐在对面耐心跟你讲述他的每个观点,易懂且深刻!
评分看过這本书,可以了解Marxism的主要谬误是irreligion, history teleological, false prophets式的“捕鼠陷阱”... 在這种trap的阴影之下,萨哈罗夫会主动制造出“保证相互毁灭”的核武器... 波普尔对television的思考与厌弃,也值得借鉴... self-control还是可以的,不看任何brainwashing的电视节目,可以保持头脑的清醒... 博塞蒂的后记充满了commie的偏见,建议略过。
评分16书45。接着早上看完。波普尔去世20多年了,他的书如今少有人看,好像季羡林先生的书一样。但其实,俺觉着波普尔的书还是值得翻一翻,前阵子俺还看了他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扯远点:1、科学哲学宗教的最终指向差不多,第一推动力、本源、神、大爆炸⋯名词太多,都在找起点,找最初的因。但即使找到了,因之前呢?因之因呢?2、语言,可能就是为了修饰或掩饰内心,话一说出来,字一写出来,离最初心里想的就已差太多了。3、眼耳鼻舌身意,人的感觉其实可以找到相应的生理、化学解释,人类基于这些感觉之上的判断构成了我们理解的宇宙及其法则,但如果这些都是错误或假的咋整?可参见《黑客帝国》、《楚门的世界》、《三体》等。
评分聊的内容没多大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