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若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并曾出版“易中天随笔作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他信奉“读书明理做人不做秀,登科治国做事不做官”。他是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在2005年4月首播即获热评。
中国智慧,是一个大题目。它的内容,当然决不仅限于《中国智慧》所言。但我以为,《周易》、先秦诸子、魏晋玄学和禅宗,是精华中的精华。其中,儒墨道法的主要思想,我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已经讲过,还出版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上海文艺出版社)和《我山之石》(广西师大出版社)两书。可惜因为主题和结构的限制,没能够讲中庸,老子的方法也基本没讲,这次正好补上。这两《中国智慧》加这两讲,再加上《周易》、兵家、魏晋和禅宗,则中国智慧的精华,便都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
作者后记所说,此书加上之前两书,是中国智慧的精华,是给大家观其大略的,说得很对。本书分为六部分,讲的都是之前还没讲过的,其中魏晋与老子较难读。此前《我山之石》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与其有重复成分,但本次均为未言之知,包括鲁迅等人说过的都尽量避免,可谓...
评分用不大的篇幅讲中国的智慧也真难为易教授了。除《老子的方法》外,其他几讲都不错,尤其是《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可读性很强。《魏晋的风度》和《禅宗的境界》列举的人物和故事有点多,显得乱,只有然没有所以然。总之是浅了些。还是看《先秦诸子...
评分周易、中庸、兵家、老子、魏晋、禅宗。 每一个都是点到为止。没有深谈,也不必深谈。喜欢哪个部分的读者自可去再研究相关的书籍。所以这本书只是个有趣的引子。 最喜欢谈春秋用兵礼仪的那几段,看时几乎笑翻。古人真是可爱。约定了时间、地点,两军打上一仗,不重伤,不追逃。...
评分很难得在相对中立的角度讲述中国智慧。 更难得的是将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影射在现代逻辑中讲述出来。 看完书,想了一会。 禅宗应该算是人生哲学。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就做对应的事情,该做啥做啥。看完也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魏晋是人性的追求。即使政权交替,社会动荡,人也会追逐本...
真当是“观其大略”。
评分真的就记住了一句:守住底线比追求高尚更重要:)
评分最后一篇禅宗的不错。
评分由于所学专业的关系,读这类书籍之后我习惯性思维地会由此联想到中国古建筑和西方建筑的差异根源。这本书从中立的角度阐述中国智慧,并将中国传统哲学影射在现代逻辑之中。美,老子,孙子兵法,儒家思想....作为一个想掌握未来世界的中国人,只有深刻地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才能被世界所认可和尊重。
评分讲的通俗易懂,适合入门者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