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刘小枫 现代性 政治哲学 社会学 哲学 社会理论 人文社科 经典
发表于2025-04-26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实为作者刘小枫出版于20年前(即1998年)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的前半部分,现修订重版,新增两篇社会理论方面的论文,书名仍沿用旧作,而原书后半部分则作为本书的姊妹篇,以《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为名另行出版。
作者认为,无论欧美还是汉语知识界,一百多年来关注的实质性问题是现代现象,考察百年来学术思想对现代现象的知性把握及其理论形态,是一项紧迫的课题,于是,作者带着中国问题意识,从社会理论角度出发,审理西语和汉语思想学术的“现代现象”,而后又回到对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思考。作者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让中国的现代性经验参与社会理论的修葺,从而进一步把握困扰现代思想的现代性问题。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考察现代性问题的社会理论专著,虽时隔二十年,依然没有同类新作出现,且本书的思想价值依然难以超越。
刘小枫,男,重庆人,四川外语学院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博士。曾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古典学中心主任、“逸仙”讲座教授。“经典与解释”系列书籍主编。主要学术著作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沉重的肉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重启古典诗学》、《拣尽寒枝》、《共和与经纶》等。
这本集中体现了刘的根本关心即现代性的价值危机问题,不管他老的思想最后走向哪里,这个过程还是非常真诚的。附录的《平等地重新分配真理》展示了一种强势的自由主义逻辑如何走向决断论,这反而让人觉得泰勒和伯林的多元自由主义还是有它的针对性的。
评分很好的梳理。至于有没有误读,我的功力还鉴别不了,但是我喜欢刘小枫探讨问题的方式。
评分第一二章提纲挈领,第三章中国现代性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还原到西学引介之后的民族性问题。在政党国家化的形势下,中国越倡导民族化,就会越陷入政党的制约中。其次,不讨论具体现代(根本就没有什么现代),而讨论现代结构的生成,也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思路。(当然我觉得他说了大实话,也没有人听,大实话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不要有所谓承担道的责任,损害了华夏民族的骄傲,谁也不在乎是不是受到了损害,你照样还是得用西方的知识。正如刘说,西方人不存在借他者之道还治他者之身的士大夫精神。此外,第一二章重点阐释了社会理论下的现代性问题,第三四章几乎全文饮用特洛尔奇的观点,或许真的是读书笔记吧。
评分现代中国的问题先是现代的,再是中国的。
评分很好的梳理。至于有没有误读,我的功力还鉴别不了,但是我喜欢刘小枫探讨问题的方式。
刘小枫这本书关注核心点并非现代化本身所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而是从知识社会学或学术史的角度讨论现代性价值产生的历史语境分析,他所关心的是现代价值如何被型塑,现代性观念又是如何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尤其是人性、理性、普遍主义、历史主义、工业主义等取代原有的...
评分本书无疑是刘小枫最具有创造性的著作,他似乎揭开了为所有中国学者所热切关注的现代性的真正本质,当然,刘小枫适当的引用现象学的术语(一个绝妙的误读),告诉我们所谓现代性,就是没有本质,正如胡塞尔反复强调的一样,“现象就是本质”,现代性社会的一切现象就是它的本...
评分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不仅从超验到世俗,从彼岸回到此岸,更重要的是从二元转向一元。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不再受超验原则的指导,而是在此岸进行建构、论证其正当性。传统与现代因而发生巨大断裂。百年来中西学术界所研究问题的实质,正在于对现代现象进行把握,尽管这些论述有...
评分刘小枫这本书关注核心点并非现代化本身所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而是从知识社会学或学术史的角度讨论现代性价值产生的历史语境分析,他所关心的是现代价值如何被型塑,现代性观念又是如何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尤其是人性、理性、普遍主义、历史主义、工业主义等取代原有的...
评分文章来源:《学术思想评论》,第4辑(1998年) “现代学”不是一门“学科”,而是社会理论中的一种思想行动,就像哲学中的现象学,显然不等于哲学“学科”,或者,对哲学也还有别的理解,但现象学宣称,哲学应该是现象学的思想行动,这与分析哲学的哲学宣称没有分别。我所谓的...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