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主义》将以“整合西方思想,梳理本土传统,熔铸现代精神,建构中国学术”为宗旨,注重学术积累,赓续往昔的知识与经验,开辟未来的途径与方法。
刘军宁,1961年生,安徽人。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研究员,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为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作为年轻一代政治学者的领军人物,他策划了《公共论丛》、《民主译丛》、《公共译丛》、《政治思潮丛书》等丛书,著有《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民主教程》、《权力现象》、《保守主义》等著作。
在近代以来,保守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看作是保守反动的思想,与之相联系的儒家与佛教,也往往被视作封建思想加以清除。直到二十世纪末,世界各国保守主义风潮又起,中国学者刘军宁的这部《保守主义》恰逢其时,可做参研保守主义的入门著作。 此书在向国人阐释究竟何为保守...
评分近日,利用出差的间隙,读完了刘军宁的《保守主义 (修订第三版)》(东方出版社2014年11月版,42.00元)。这本书的第一版是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后经多次修订,最新版除附录外,主要内容基本没有变化。但从目前譬如网络反映出的思潮而言,这本书仍然值得一读。略陈原因如...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虽说叫保守主义,但说准确一点,是保守自由的主义,其实也就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综合诠释(比较侧重政治方面)。 自由与财产、自由与传统、政府与法律的职责等等这些问题刘军宁先生都给出了简洁又不失深度的总结。本书通俗易懂又不失深度,和《共和民主宪政...
评分之所以在保守主义之前加上这样的定语,因为《保守主义》这本书的确是属于刘军宁自己的保守主义。 如果你将自己的重心聚焦在保守主义的定义上的话,我认为,刘军宁给出的答案缺少强有力的说服力。但是,如果你愿意进一步探究保守主义的内涵和外研的话,我认为,这本书是...
评分这本书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保守主义的思想源流、历史演进、基本信条以及中国情景中的保守主义。作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保守主义在发挥其功用的同时,也招致了很多的骂声,其中不乏对保守主义理念本身所产生的诸多误解,本书对保守主义的阐释可以说是为保守主义正名,...
保守主义的中华化,比起杰里·马勒的《保守主义》来,两本介绍保守主义的书,刘军宁的明显更像中华人理解保守主义。
评分我们的信仰。
评分扯一些简单化极端化并且支离破碎的观点为自己立论,毫无不同思想的交锋碰撞,方法水平跟中学政治课本谈唯物论辩证法相当。看不下去了。
评分内容还可以,体例太烂,哪怕是98年初版也不应全无注释。严格地说应该是推介一种“保守古典自由主义/英美自由传统的态度”。几个较有内在矛盾的地方,一是人性白板论和性恶论的潜在冲突,白板表明人性有限,但到底能否引申出人性恶,人性为白板则保守自由传统从何而来;二是反对超验、总体、全知、激进理性的同时又主张存在客观的、先于人类建构之社会秩序而存在的、通过实践可被发现的自由秩序或曰自然法—基督教保守主义更将上帝作为自然法源头—而保守之,是否鼓吹另一个意义上的全知全能性;三是主张保守主义选择性地只保留自由传统、对于没有自由传统的国度则选择性地保留传统中有利于自由的成分,是一种战略性、割裂的保守主义,作为政治议程会造成自由/保守派投机化。还有些细节问题,如社群主义似乎也是保守态度之一种,而非对手。
评分刘此书目的性过强:用保守主义批判中国近代以来的激进主义与绝对主义,这固然有其价值,但也阻碍了其真正认识保守主义,其对保守主义的解释过于浅薄,也没有真正分清楚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区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