躊躇的霸權

躊躇的霸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王立新
出品人:
頁數:606
译者:
出版時間:2015-4
價格:1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6155172
叢書系列: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圖書標籤:
  • 美國史
  • 國際關係
  • 美國
  • 美國研究
  • 曆史
  • 政治學
  • 曆史學
  • 政治
  • 霸權
  • 躊躇
  • 權力博弈
  • 國際關係
  • 政治哲學
  • 冷戰曆史
  • 意識形態
  • 現代史
  • 全球秩序
  • 權力平衡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躊躇的霸權:美國崛起後的身份睏惑與秩序追求(1913-1945)》把1913-1945年的美國對外關係視為解決(國傢)身份睏惑與追求(國際)新秩序的過程。作者王立新在兼顧這一時期重大國際事件和外交政策的同時,主要考察瞭美國在20世紀初期崛起為世界強國,如何思考和界定自己的國傢身份和國際角色,如何運用自己強大的實力對歐洲主導的國際秩序加以改造,並試圖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利益建立一套國際新秩序。作者使用曆史敘事、檔案研究、跨學科的寫作方法,從中國學者的現實關懷齣發,提齣瞭理解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對外政策的新角度,對新的國傢身份和國際秩序的追求,並在此基礎上構建瞭闡釋這一時期美國對外關係的新框架。《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躊躇的霸權:美國崛起後的身份睏惑與秩序追求(1913-1945)》對自由國際主義的內容和影響、保守國際主義外交思想和國際秩序觀念、珍珠港事件前美國外交大辯論的過程和意義、富蘭剋林·羅斯福對威爾遜國傢秩序思想的發展、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缺陷等方麵的研究進行瞭全麵的論述。

著者簡介

王立新,男,1966年10月生,遼寜省興城市人。1996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美國史、美國外交史和中美關係史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美國對華政策與中國民族主義運動(1904-1928)》、《意識形態與美國外交政策――以20世紀美國對華政策為個案的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和《曆史研究》等雜誌發錶論文約60篇。曾獲中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天津市優秀社科圖書二等奬和北京大學人文傑齣青年學者奬。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名中青年社科理論人纔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以及國傢人事部、科技部和教育部等七部委發起的“百韆萬人纔工程”*人選,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圖書目錄

序章 19世紀末美國的峒起與身份睏惑
第一章 新角色、新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威爾遜自由國際主義的興起(1913-1921)
一 舊秩序與大戰的爆發
二 對歐戰的反應與美國加入國際體係
三 威爾遜的“新外交”與自由國際主義的興起
四 新舊國際秩序觀的衝突與巴黎和會上的妥協
五 國聯之爭與關於美國國傢身份的大辯論
六 威爾遜的外交遺産與自由國際主義的影響
第二章 保守國際主義得勢:共和黨政府的外交政策與國際秩序(1921-1929)
一 保守的國際主義:共和黨政府的外交思想與國際秩序觀念
二 美國與歐洲的穩定和安全
三 美國與遠東國際秩序的重建
四 20世紀20年代美國外交的成就與局限
第三章 擁抱孤立主義:國際秩序的瓦解與美國的反應(1929-1939)
一 經濟危機與國際秩序的瓦解
二 美國社會的幻滅感與孤立主義思潮的盛行
三 拒絕領導:美國對危機與戰爭的反應
第四章 孤立還是乾預:外交大辯論與戰爭的到來(1939-1941)
一 國際主義的復興與外交大辯論的展開
二 外交大辯論的過程
三 關於美國國傢目標與國際角色的不同思考
四 外交大辯論的意義與影響
五 美國威懾戰略的失敗與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第五章 自由國際主義的勝利:戰時外交與國際秩序的“美國化”(1941-1945)
一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美國外交與軍事戰略
二 戰時外交與同盟內部的關係
三 籌劃戰後和平與國際秩序的“美國化”
四 對美國國際角色的重新思考與“世界領袖”身份的確立
第六章 培育跨國共同體:非政府組織與國際秩序
一 “積極和平”:美國和平團體對國際秩序的追求(1913-1929)
二 “使國際關係基督化”:美國海外傳教運動的新潮流與傳教團體改造國際秩序的努力
三 “用相互理解改善國傢間關係的試驗”:太平洋國際學會的活動與貢獻
第七章 傳播美國生活方式:美國文化輸齣與全球秩序
一 民族自決思想的普及:公共信息委員會與威爾遜國際秩序觀念的傳播
二 輸齣現代性:美國大眾文化在歐洲
三 促進國際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美國文化外交的興起
四 “美國化”還是“地方化”:美國文化輸齣的影響及相關爭論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可以比較詳細地瞭解美國20世紀前半葉國際主義的萌發,孤立主義的勝利,自由國際主義的全麵展開這一政策轉變的曆程。但作者的大量引用其實常常令人覺得有所重復,過於繁瑣纍贅,很遺憾地覺得,很多結論是認識性的,而非啓示性的。

评分

19年讀完的,很有意思的一本巨著~看到瞭很多詳細的資料~

评分

學術氣息非常濃厚的作品,邏輯嚴謹、行文規範,條理清晰,論證詳實。同時也是論述冗長,重復度高。若能夠進行整閤縮減,可讀性會更好。 本書詳細分析瞭美國走嚮世界霸權的必然性及其麯摺的過程。美國國內各方勢力對此進行的論戰及其對美國政策的影響,造成瞭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對嘗試建立國際秩序的不同結果。 而在麵對和處理復雜的世界裏各種非常現實的問題時,美國社會輿論經常在國際主義與孤立主義這兩種思想之間搖擺,反而造成瞭惡劣的影響。 英美霸權交接時,有兩點特彆值得注意:一是美國是先成為世界第一,然後再逐步謀求霸權;二是在此過程中,美國從未將老霸主英國作為假想敵,反而一直與它閤作。與此相對的是德國以及後來的某些其他國傢,還沒強大就急著和霸主叫闆,爭奪老大的地位,這種國傢一般都死得很難看。這一點特彆有現實意義。

评分

從美國對自身定位的角度分析20世紀上半葉美國外交政策,邏輯嚴謹,結構紮實,就是最後幾章和主題融閤度不夠,且有重復。

评分

從美國對自身定位的角度分析20世紀上半葉美國外交政策,邏輯嚴謹,結構紮實,就是最後幾章和主題融閤度不夠,且有重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