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今读

论语今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李泽厚
出品人:
页数:532
译者:
出版时间:2015-3-1
价格:5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06350
丛书系列:中华书局经典学术
图书标签:
  • 李泽厚 
  • 论语 
  • 国学 
  • 思想 
  • 哲學 
  • 論語 
  • 李澤厚 
  • 中国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还作用于人们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

基于《论语》的重要,李泽厚利用当代的语言观念重新进行了译注,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对于《论语》的原文及精神做了当下的申述、评论和阐释,并结合中西方哲学、文化、思想上的比较与分析,赋予《论语》新的意义,此即所谓“今读”。

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论语今读》表达了李泽厚和孔子的对话。一方面,李泽厚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对于本书的读者来说,值得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其实我的兴趣更在老庄玄禅,这本书都是提纲,其实我更想对其中一些问题,例如宋明理学的发展行程做些细致的分析。” 这是李泽厚本来的意图,但终究没有达成,只是翻炒了论语这盆冷饭,所以让我对这样的缘起充满了期待,明明很清楚自己的立场,很知晓现在的状况,但是为什...  

评分

刚读完李泽厚老先生的《论语今读》,之所以定这个题目,与自己的专业相联系,才有了心理模式这个角度。其实谈不上自己的看法,充其量也就是一片读后总结而已,练读后感都算不上。急于记下自己对夫子和老先生的认识,才有了这篇文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通过行为来推...  

评分

李泽厚老师在全书中非常强调儒家的乐感文化中包含的“悲苦艰辛,经营惨淡”的底子。我觉得可以将其总结为“尽其在我,成其在天”这8个字。 所谓“尽其在我”,即所谓要“学而时习之”,“一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儒家与佛,道两家最大区分处。佛,...  

评分

七年前初版时即读过,当时印象很好,似乎两三天看完的,做了很多评注,可惜书不知搞哪里去了,前几天又买了一本,印象就不太好了,但暂时还说不出什么,因为还没有读多少。感觉就是作者视野虽广,但是,仅限于哲学,历史,等文科领域。 不过,无论如何,有李泽厚来注评论语,...  

评分

自序 程子曰:“頤自十八歲讀《論語》,已曉大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以往餘讀《論語》,只是為了在“義正言辭”中加些孔夫子的話混點重量,而今弱冠,重讀《論語》,竟是翻來覆去不知倦,而體會也不只是“騙小孩”那麼簡單。少讀紅樓,只覺女子甚是麻煩,一人開哭,大...

用户评价

评分

论语啊论语,不知此生还要读多少它的传注。此书多采朱熹的论语集注和钱穆的论语新解,算是我看过的古今比较有影响力的五本译注里面最好的一本了。李泽厚虽对现代新儒家颇有微词,却又数度引用师从方东美的徐复观,虽嫌钱穆过迂,却能欣赏其不同于新理学思想之处。而最让他称道的学者要数陈寅恪了,其“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至今依然引领着学人。李泽厚以康德的“物自体”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来完善孔子的“仁学文化-心理体系”,思想格局不可谓不巨也。至此,对李泽厚将近两个月的系统阅读终告一段落,收获颇丰,是以记

评分

学而时习之吧

评分

杨伯峻“道问学”,李泽厚就是“尊德性”了。

评分

参加了线上的一个早读活动,一个星期,每天七点到七点半。随后自己看李泽厚的这本书,读完一遍,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命是偶然性”的解读。 《论语》读了好多遍了,确实是常读常新。 大学时参加晨读活动,有一天老师问我,读《论语》对你影响比较大,还是读《庄子》。那时我回答的是《论语》,现在问我的话,我的回答还是一样的。

评分

更喜欢去朴素地读论语,不附加过多的其他意义。感觉此书借论语发挥了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