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世界變化莫測。下麵這些媒介——Facebook、Twitter、YouTube、Wikipedia、Blog、Foursquare、Myspace、Digg、 Second Life、Podcasting等——最新的、最強大的互聯網進化品種。
在“當代麥剋盧漢”——最著名的媒介環境學傢保羅•萊文森的眼中,這些新新媒介不僅影響巨大,而且處於快速迭代的過程之中。在《新新媒介》齣版三年後,萊文森作瞭巨幅修訂,以更為準確地把握這些媒介的特性和影響。
保羅•萊文森(Paul Levinson),男,1947年生。美國媒介理論傢、科幻小說傢、大學教授。著有《思想無羈》、《軟利器》、《數字麥剋盧漢》、《真實空間》等。他的理論著作,大部分已在國內翻譯齣版。
何道寬,男,1942年生。著名翻譯傢,深圳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語言文化翻譯研究所所長,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外國語言學會副會長。
总得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个以UGC为特点的新新媒介百科全书,选取了在作者出版该书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新新媒介进行介绍,并结合个人经历进行解读。 然而问题在于,从行文上作者更多的是在说明各个媒体的特点和现象,但是对于现象背后的引申和解读明显不是这本书的重点,因此启发...
評分书的开篇,莱文森教授给出了“新新媒介”的界定原理,我觉得有一些地方值得再探讨一下。 1)每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由被动的受众向积极的用户转变; 2)无法冒充非专业人士:说白了就是用户的权利扩大了; 3)能挑选适合自己的媒介:莱文森定义的媒介更多的是形态上的(如blogmi...
評分很不推荐的一本书!讲述互联网这种东西还是上网多看看,亲身体验体验吧!毕竟网络时代一切都更新换代得很快,即使本书已经是做了大幅度修正的第二版,2014年7月第一次印刷,过了两年再去看自然有很多地方已经out了。 当时完全是被《新新媒介》这个标题所吸引,并不知道具体内...
評分在这本书出版的时候,甚至于可能在何道宽老师着手翻译这本书的时候,书中所介绍的新新媒介诸已经在中国内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如与推特相似的微博,与优视相似的优酷、土豆,与脸谱网相似的人人网等,都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媒介而不再是陌生的。所以,我才说这本...
評分很不推荐的一本书!讲述互联网这种东西还是上网多看看,亲身体验体验吧!毕竟网络时代一切都更新换代得很快,即使本书已经是做了大幅度修正的第二版,2014年7月第一次印刷,过了两年再去看自然有很多地方已经out了。 当时完全是被《新新媒介》这个标题所吸引,并不知道具体内...
真的想問那些一邊倒的批評者們,你們讀過此書後就一點啓發都沒有收獲麼?最差,也應該對著者的媒介劃分方式有所觸動吧。如果什麼都感知不到,那我真的要懷疑這些人接收知識與訊息的能力瞭! 作者也說瞭,新新媒介瞬息萬變,紙媒是絕對滯後的。何苦在這種問題上深究呢! 還有那些討論翻譯的,新版已經做瞭修改,拜托都是成年人,個彆專業詞匯的翻譯不精準,自己消化理解好麼!
评分真的太容易過時瞭
评分翻譯好垃圾 記住幾個名詞解釋就可以丟瞭的那種
评分網絡這東西真的瞬息萬變,隻有一丟丟理論為我所用
评分既然寫的主題是新新媒介,作為洞見能力有限的作者,就要做好其會迅速過時的準備。全書有觀點的部分不多,倒不如說更像一份舊有的美國主流社交媒介使用指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