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史华慈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政治与社会 历史 社会科学人文 政治 历史·政治
发表于2025-05-16
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典藏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独辟蹊径,从相关的学术框架和内部的政治关系方面考察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以及重要人物的历史。作者以一个西方人独特的思维视角,引用了大量的史实以及各个方面的相关资料,洞悉与把握中国共产主义发展的规律与脉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书是国外研究毛泽东与中国共产主义发展的一部优秀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
本杰明·I·史华慈,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哈佛大学历史与政治学教授,兼费正清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历史协会会员,亚洲研究会会员。《中国季刊》和《哈佛亚洲研究会杂志》编委。1999年逝世。早年获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51—1956年任哈佛大学中国经济政治研究计划委员会委员。1960年任哈佛大学历史与政治学教授直至逝世。
主要著作有:《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1951)、《中国共产主义文献史》(1954)、《毛泽东主义的“传说”的传说(1960)》、《共产主义与中国:思想和变革》(1968)、《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1985)》、《中国研究》(1990)等。
代序和附录也不错。代序讲了史华慈的研究方法,人有意识的活动与所遇到的环境之间的互动影响下的行动。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挖掘,重视西方思想是在中国的哪些思想传统中获得认同。 主要内容就是从陈独秀和李大钊开始到党中央从上海迁往瑞金的党史,重视了苏联的在行动路线选择上的影响力,并且补充了斯与托的权力争夺对路线选择的影响。毛的路线不重要也不被重视,反而因而获得了发展,以根据地的实力获得了最终的认可。
评分材料的欠缺导致推测的错误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可是以有效的材料仍能极大接近后来者探出的真相,足以说明其眼光之敏锐。史华慈在本质上似乎也可以说是“以中国为方法”,通过分疏作为深远影响人类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流变,以回归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宏大问题。只是由于工作细致敏锐,单就单纯的一国党史研究来看,也已十分出色。
评分太早的著作了,感觉意义在于当年海外汉学语境。对托洛斯基和斯大林之争不太了解,如果莫斯科最初的错误-对共产党在国共合作中抱有不现实的期望-背后有托派不断革命论和列宁工农专政论之争,他们以后不断对中共缺少工人阶级基础的强调也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使然,但是在革命形势下却成为教条。陈独秀也许要争取独立性,瞿秋白和李立三则或借助莫斯科的大棒或在夹缝下成为共产国际的牺牲品,没有任何空间可言。最后迫于苏区的成就而默认了中国革命路线,但作者最可贵的一点是看到中共即使无产阶级基础薄弱也并非农民党,仍然是政治上分明的领导者组成并按照列宁路线组织且吸收各阶层精英分子的党,而且笃信马列主义。ps翻译很差,两篇附录还算有点意思,但也过时了。
评分代序和附录也不错。代序讲了史华慈的研究方法,人有意识的活动与所遇到的环境之间的互动影响下的行动。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挖掘,重视西方思想是在中国的哪些思想传统中获得认同。 主要内容就是从陈独秀和李大钊开始到党中央从上海迁往瑞金的党史,重视了苏联的在行动路线选择上的影响力,并且补充了斯与托的权力争夺对路线选择的影响。毛的路线不重要也不被重视,反而因而获得了发展,以根据地的实力获得了最终的认可。
评分杰作啊。在那个时期作为一个局外人就能把zhonggong内部斗争研究得这么细致透彻,真是了不起。最后一篇卢梭的文章真是妙不可言!史华慈的文章展现的是深厚的西方政治哲学学养和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从裴宜理推荐的书单可以看出她(也代表她这一代研究中国的学者)的学术功底是实证主义的当代政治科学方法,所以满口尽是“变量”、“因素”。这可能就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根源吧。研读文献的时候要有历史阶段性的意识,也就是注意此文献与之前的作品相较有哪些不同以往的、重要的进展,同时也可以帮助理解其与后来的作品相较还没有谈及或深入哪些问题。
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一项学术探究,据说是西方本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是史华慈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现在看来恐怕并没有多少独到的见解,或者说很多独到的见解已经被大家接受了。他用简短的篇幅向世人展示了刚刚崛起的中国共产主义,对于其如何发生、如何发展、如何跃...
评分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一项学术探究,据说是西方本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是史华慈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现在看来恐怕并没有多少独到的见解,或者说很多独到的见解已经被大家接受了。他用简短的篇幅向世人展示了刚刚崛起的中国共产主义,对于其如何发生、如何发展、如何跃...
评分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一项学术探究,据说是西方本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是史华慈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现在看来恐怕并没有多少独到的见解,或者说很多独到的见解已经被大家接受了。他用简短的篇幅向世人展示了刚刚崛起的中国共产主义,对于其如何发生、如何发展、如何跃...
评分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一项学术探究,据说是西方本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是史华慈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现在看来恐怕并没有多少独到的见解,或者说很多独到的见解已经被大家接受了。他用简短的篇幅向世人展示了刚刚崛起的中国共产主义,对于其如何发生、如何发展、如何跃...
评分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一项学术探究,据说是西方本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是史华慈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现在看来恐怕并没有多少独到的见解,或者说很多独到的见解已经被大家接受了。他用简短的篇幅向世人展示了刚刚崛起的中国共产主义,对于其如何发生、如何发展、如何跃...
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典藏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