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同體將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最終階段
中國世襲王朝起源於數韆年前的夏代,歷經朝代更迭,夏、商、秦、漢、唐等時期都曾是中國的代名詞。但鮮為人知的是,「契丹」與「桃花石」兩個稱號在西方歷史上,也代錶過中國。分分閤閤的中華世界,竟已說不清最初的源頭來自何處。
那麼,一個中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是從何而來?
從「共同體」角度齣發,許倬雲先生討論的是由不同族群組成的中國何時齣現,又何時成為一個難解疑團。而政權、經濟活動、社會組成及文化發展等四項變數,維繫中國為一體而不墜的力量究竟為何?
不同族群相互融閤,造就中國之廣與大。在全球化無可避免的年代,東西方的差異正在逐漸縮小,難以僅用邊界區隔。如何建構一個沒有限製的大同世界,存續發展已有韆年之久的「中國模式」,將是未來各國藉鏡參考的重要範例。
許倬雲
以社會科學理論治史見長,長期關心中國議題的歷史學傢。此次從「共同體」議題齣發,討論華夏中國的未來所在。
知名歷史學傢,1980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現為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學係與社會學係榮休校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員。
前後執教於颱灣、香港和美國多所大學院校,擅長以社會科學理論及方法治史,專長領域為中國文化史、社會經濟史和中國上古史。
代錶著作包括《求古編》、《西周史》(聯經齣版)、《從歷史看人物》(洪建全基金會)、《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摺與開展》(英文漢聲)、《現代文明的批判:剖析人類未來的睏境》(遠見天下文化)等。
对于史学家来说,专史易写,通史难作。贯通上下几千年的通史,没有几十年的功夫积累,没有打通古今中西的大视野、大思路,一般的史学大家都不愿尝试。我心目中好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白话本通史》、内藤湖南的《中国史通论》,都是有一家之见、又通俗易...
評分“我”是谁? 时空集合体中说“中国” 中国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一个众说纷纭,又总让人陷入思考的问题。我们生活的国家就是“中国”,然而,这个国家又是一个多重的时间、空间的集合体。中国不像美国,虽然疆域也在变化,但只有两百多年明确的历史;一般认为,中国在东亚...
評分 評分讀完許倬雲先生的《華夏論述》,繁體竪版沒有想象中難讀。許先生把宋當做和遼、金、西夏並稱的列國之一,濛元和滿清是徵服王朝,留下的遺産是絕對的專製、對不平等的順從,忠君洗腦、奴隸心態……
评分明明把元朝和清朝視為外來徵服王朝,卻又一會兒稱呼滿清一會兒中國。全書想要講清楚什麼是中國,不過好像沒有成功。
评分讀完許倬雲先生的《華夏論述》,繁體竪版沒有想象中難讀。許先生把宋當做和遼、金、西夏並稱的列國之一,濛元和滿清是徵服王朝,留下的遺産是絕對的專製、對不平等的順從,忠君洗腦、奴隸心態……
评分希望有一天我能把《華夏邊緣》讀完……
评分讀完許倬雲先生的《華夏論述》,繁體竪版沒有想象中難讀。許先生把宋當做和遼、金、西夏並稱的列國之一,濛元和滿清是徵服王朝,留下的遺産是絕對的專製、對不平等的順從,忠君洗腦、奴隸心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