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欧洲霸权形成前的世界体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首次描述了前现代的世界体系。按照作者的划分,1250-1350年是前现代世界体系的关键时期,当时的世界可以划分为三大世界性的体系:欧洲;中东以及亚洲。作者对这三大体系各自的经济、政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做了详细的分析。
珍妮特·L.阿布-卢格霍德(1928-2013),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世界体系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开罗美国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西北大学以及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
2018年上半年写的小作业了…… 一、本书简介与主要内容 1、本书简介 本书是美国学者珍妮特·阿布-卢格霍德1988年出版的一本全球史著作,就其本人而言,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她(或者至少是她的丈夫)有伊斯兰(阿拉伯)背景。确实,其夫为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致力于中东研究,这不...
评分【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4年12期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问题》(沪)2004年05期第64~67页 【作者简介】江华,温州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博士,温州 325015。 【内容提要】阿布—卢格霍特认为十三世纪的商业扩张和蒙古人的征服形成一个包括欧...
评分2018年上半年写的小作业了…… 一、本书简介与主要内容 1、本书简介 本书是美国学者珍妮特·阿布-卢格霍德1988年出版的一本全球史著作,就其本人而言,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她(或者至少是她的丈夫)有伊斯兰(阿拉伯)背景。确实,其夫为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致力于中东研究,这不...
评分這本書之前有人推薦過,北京商務一出,馬上就訂了本回家讀完。 相信應該很多人,就算沒讀過也該知道華勒斯坦及其《現代世界體系》,而這本《歐洲霸權之前》,則是知名的社會學家Janet L. Abu-Lughod基於這個理論之上,提出的一個見解:世界體系在16世紀之前便已經存在,歐洲人...
评分看完下面这篇有联接的文章后总结自己一些最近学到。 西方崛起的神话 文/思郁 http://ygy8245.blogbus.com/logs/80881034.html 阿布—卢格霍特在《欧洲霸权之前:公元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一书中,提到并没有固有的历史必然性(inherent historical necessity)造成西方...
中国也曾强大
评分一个人的命运,不仅仅只取决于自我奋斗,历史的行程这个大背景也是一项极其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因素,而一个国家的国运有时也是如此 | 明朝作为一个经济体一度失去了与整个体系的联结,无法从整个体系的运转中获利,它的经济实力也随之被大大削弱,这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结果
评分本书写于1987年,正是世界体系学说如日中天之时,所以这本书就是对世界体系扩展(致敬?)的前传。(1)作者认为在13世纪的旧大陆就已存在一个由各个区域体系组成的,虽然松散但是彼此连接持续进行的世界贸易体系。西欧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并在250年后,当这个体系的印度洋部分出现暂时衰落之时,西欧取而代之。(2)这个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地缘政治甚至生态环境(比如黑死病)都有关系。(3)作者是城市史专家,所以这本书写得最好的就是每个体系的核心城市,特别是对作为贸易转口中心的港口城邦(比如威尼斯)的评论直到今天依然是正确的。(4)我喜欢这种能够合理解释问题而不是单纯玩头脑风暴的学者。
评分卢格霍德这本书,既是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产物(书名的副标题写的很清楚了),也是对其的回应(把沃勒斯坦笔下16世纪形成的世界体系又前移了300年)。个人不赞同世界体系理论,因此对本书的理论阐释部分均持保留意见。至于史料运用,由于成书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本书关于中国的史料来源比较单一,也缺乏新意,所幸这部分篇幅仅占一章。书中对中世纪晚期欧洲几个重要商业地带、近东、印度和东南亚的概述尚可,特别是欧洲和近东部分不失深度。整体看来,作为一个门槛不高的世界史读物还是不错的,翻译比较用心,译者加了不少注释。
评分关联:《成吉思汗与当今世界的形成》、《白银帝国》及其续篇《19世纪大转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