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集體與國傢

農戶、集體與國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應星
出品人:
頁數:175
译者:
出版時間:2014-11-1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6151273
叢書系列:社會發展經驗叢書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社會史
  • 政治學
  • 政治社會學
  • 農民
  • 中國研究
  • 應星
  • 政治學-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 農戶
  • 集體
  • 國傢
  • 農村經濟
  • 農業政策
  • 城鄉關係
  • 基層治理
  • 鄉村振興
  • 土地製度
  • 農民權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農戶、集體與國傢:國傢與農民關係的六十年變遷》以農戶為基本單位,以鄉村集體為中間層次,以國傢的邏輯為最高層麵,通過“土地一治理一民情”這三重分析框架,對“三農”問題進行瞭一種新的闡釋,使我們可以概要地理解中國國傢與農民關係的六十年變遷,尤其是深化對中國農村改革三十多年來的製度創新、發展經驗及問題的理解。

著者簡介

應星,1996年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社會學係,2000年博士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現為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齣版專著《大河移民上訪的故事》、《村莊審判史中的道德與政治》、《“氣”與抗爭政治》、A Study of the Stability of Contemporary Rural Chinese Society。

圖書目錄

導論
一 新“三農”問題與“土地-治理-民情”的三重分析框架
二 農戶在鄉土中國的特殊地位
三 農戶:理解中國60多年農村社會發展的一條主綫
四 農戶與國傢的中間分析變量:集體
第一章 中國傳統及近代社會的國傢與農民
第一節 中國傳統社會的國傢與農民
一 天下一傢
二 土地
三 治理
四 民情
第二節 國傢與農民關係的近代變遷
一 土地
二 治理
三 民情
第二章 改革前的國傢與農民:1949-1978年
第一節 土地
一 土地改革
二 閤作化運動
三 高度集體化
第二節 治理
一 城鄉二元格局的形成
二 國傢對農村的總體治理模式
三 “新德治”與運動型治理
第三節 民情
一 居住格局與生活空間的變遷
二 鬥爭精神的高揚與平等意識的悖論
三 傢族的隱性作用
四 傢庭的革命
第三章 中國農村改革的初興:1978-1989年
第一節 土地
一 傢庭承包製的推行
二 農業生産與傢庭經營
三 治理、民情與“統分結閤”的雙層經營製度
第二節 治理
一 政社分開,廢社建鄉
二 從總體治理到專項治理
第三節 民情
一 基層生活空間的多樣化
二 村莊:村委會的初興及其睏境
三 傢族:強化因素與削弱因素的拉力
四 農村傢庭的變化
第四章 中國農村改革的迴鏇:1989——-2000年
第一節 土地
一 雙層經營的土地製度的若乾矛盾
二 土地非農化中的突齣問題
第二節 治理
一 鄉鎮政府的治理結構
二 鄉村專項治理的延續與嬗變
第三節 民情
一 空間多樣化的擴展
二 村民自治的發展及其爭議
三 傢族影響因素的消長
四 傢庭功能、結構和風尚的變化
第五章 中國農村改革的再調:2000-2012年
第一節 土地
一 少取:從減負到農業稅的廢除
二 多予:公共財政嚮農村覆蓋的開始
三 農業産業化的發展
四 “土地財政”的發展
第二節 治理
一 “懸浮型”政權的形成及其改革
二 以項目為依托的專項治理
三 維穩問題的凸顯
第三節 民情
一 鄉村空間的撤並
二 傢族與宗教的消長及農民的原子化狀態
三 傢庭的留守與保衛
第六章 小結
第一節 新“三農”問題及其農村改革中的製度創舉
一 土地問題與“統分結閤”的雙層經營製度
二 治理問題與農村稅費製度的改革
三 民情問題與村民自治製度的創新
第二節 新農村建設中麵臨的若乾問題
一 謹慎處理土地資本化的問題
二 再造農村基層政權的問題
三 鞏固傢庭在農村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的問題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算是一個較好的文獻綜述

评分

算是一個較好的文獻綜述

评分

亮點是基層政權運行機製分析。

评分

2018年讀的第一本與專業相對沾邊兒的書。基本算是一部提綱挈領的文獻綜述類型的當代農村發展與問題史,對初步瞭解當代農村意義重大,參考文獻更為進一步增強認識提供瞭路徑。

评分

65(18)雖未展開來說,但是提綱挈領,對各種問題都有所涉及,可以以此為基礎展開性閱讀。雖然現在已經取消瞭暫住證,但是戶籍的區隔仍然存在,城鄉二元化的治理方式依然是行政的內在邏輯,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很難對農民工問題進行妥善的解決,從而仍然需要用集體所有製的傢庭承包土地給予流動性的農業人口予以變相的社會保障。這種保障一方麵阻礙瞭集約化種植的可能性,另一方麵在製度上保證瞭集體所有也增強瞭互助閤作社的可能性,看來不但對是形成地主有提防,也是對閤作社心未死啊,還真是怕江山變色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