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戶、集體與國傢:國傢與農民關係的六十年變遷》以農戶為基本單位,以鄉村集體為中間層次,以國傢的邏輯為最高層麵,通過“土地一治理一民情”這三重分析框架,對“三農”問題進行瞭一種新的闡釋,使我們可以概要地理解中國國傢與農民關係的六十年變遷,尤其是深化對中國農村改革三十多年來的製度創新、發展經驗及問題的理解。
應星,1996年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社會學係,2000年博士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現為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齣版專著《大河移民上訪的故事》、《村莊審判史中的道德與政治》、《“氣”與抗爭政治》、A Study of the Stability of Contemporary Rural Chinese Society。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算是一個較好的文獻綜述
评分算是一個較好的文獻綜述
评分亮點是基層政權運行機製分析。
评分2018年讀的第一本與專業相對沾邊兒的書。基本算是一部提綱挈領的文獻綜述類型的當代農村發展與問題史,對初步瞭解當代農村意義重大,參考文獻更為進一步增強認識提供瞭路徑。
评分65(18)雖未展開來說,但是提綱挈領,對各種問題都有所涉及,可以以此為基礎展開性閱讀。雖然現在已經取消瞭暫住證,但是戶籍的區隔仍然存在,城鄉二元化的治理方式依然是行政的內在邏輯,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很難對農民工問題進行妥善的解決,從而仍然需要用集體所有製的傢庭承包土地給予流動性的農業人口予以變相的社會保障。這種保障一方麵阻礙瞭集約化種植的可能性,另一方麵在製度上保證瞭集體所有也增強瞭互助閤作社的可能性,看來不但對是形成地主有提防,也是對閤作社心未死啊,還真是怕江山變色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