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

创造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
出品人:湛庐文化
页数:366
译者:黄珏苹
出版时间:2015-1-1
价格:62.9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306412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创造力
  • 思维
  • 心流
  • 积极心理学
  • 创新
  • 心理
  • 米哈里·西斯赞特米哈伊
  • 创造力
  • 思维
  • 创新
  • 灵感
  • 设计
  • 心理学
  • 自我提升
  • 艺术
  • 问题解决
  • 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本书是“心流之父”、积极心理学大师希斯赞特米哈伊历时30年潜心研究的经典之作。他访谈了包括1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91名创新者,分析他们的人格特征,以及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心流”体验,总结出创造力产生的运作方式,提出了令每个人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充盈的实用建议。

作者简介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

 "心流"理论提出者、积极心理学奠基人、造力大师。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评价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

 1970年至1999年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99年至今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

 他的著作包括《创造力》、《心流》和《自我的进化》等世界级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并为《纽约时报》、《纽约客》、《大西洋月刊》撰写了多篇文章。

目录信息

第1 章 搭设创新的舞台 001
第一部分 创造的过程
人们常常认为,创造力是某种心智活动,是一些特殊人物头脑中产生的洞见。然而这种观点具有误导性。如果创造力意味着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或行动,那么我们需要给创造力设定一个客观的标准。
第2 章 产生创造力的系统 022
第3 章 富有创造力的人格 049
第4 章 创造力的运行机制 074
第5 章 享受创造力的心流 103
第6 章 激发创造力的环境 122
第二部分 创新者的生活轨迹
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运气的影响,但是,除了运气等外界因素外,使他们能够对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是影响他们生活的个人决定。他们让生活符合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让外界力量支配他们的命运。
第7 章 童年和青少年 144
第8 章 成年后的生活 176
第9 章 创造力与年老 204
第三部分 特定领域中的创造力
虽然不同的创造力过程中有些共同点,但为了了解其中具体的情况,我们必须单独探究每个领域。从非常抽象的层面看,物理学与诗歌中产生的创造力很相似,但其中也隐藏着非常有趣的差别。
第10 章 文字领域 228
第11 章 生命科学领域 255
第12 章 创造一个新领域 280
第13 章 文化的传承与创造 304
第四部分 实践你的创造力
就像医生查看大多数健康者的身体,从中找到了有助于让每一个人都变得更健康的方法一样,通过研究一些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生活,也能从中提取出让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更丰富的积极建议。
第14 章 让每个人的生活充实而丰盈 330
致谢 359
译者后记 36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来自“心流”理论的提出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他同时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创造力大师,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评价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同时还著有《心流》《自我的进化》等世界级畅销书。 本书对于创造...  

评分

创造力的大年和小年 创造力就像山上的苹果,有大年,也有小年。 大年是指苹果某个年份,收获的苹果品质较优,数量较多 而“小年”是指苹果某个年份收获的苹果品质逊色,产量也相对比较少。 为什么创造力也有大年、小年? 创造力的外部环境;新技术的爆发、行业评价标准的变化、...  

评分

“我们的基因构成98%与黑猩猩相同,但语言、价值观、艺术表达、对科学的理解以及对技术的研究让我们与众不同,它们都是个体创造力的结果。这种创造力受到认可和奖励,并通过学习得以传递。如果没有创造力,还真的很难区分人类和黑猩猩。” ——题记 ...  

评分

创造力的大年和小年 创造力就像山上的苹果,有大年,也有小年。 大年是指苹果某个年份,收获的苹果品质较优,数量较多 而“小年”是指苹果某个年份收获的苹果品质逊色,产量也相对比较少。 为什么创造力也有大年、小年? 创造力的外部环境;新技术的爆发、行业评价标准的变化、...  

评分

这本是采铜大大推荐的,所以我毫不犹豫的看完了。主要内容是作者选了91个“很有创造力”的人,其中很多是诺贝尔奖得主,跟踪他们20年,研究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以了解如何变得有创造力。然而书的副标题是“更好的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比大多数人更高”,跟...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章弃

评分

2016第6本:1. 本书贡献「心流」概念,早先认为心流是一种高效状态,事实上作者一直重复说明,心流产生于作品之后,即写的文章反馈充分、编写的代码无bug运作,制作的机械模型超效率完成工作等等 2. 「心流」加强创作者自身认可,简单说来,「你的作品怎么样,你就是什么」;想了解一个领域,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寻求可以看到反馈的作品,如,学编程做app、当作家写短篇、玩音乐就作曲 3. 创造力不是一分一刻的事情,更多的是一生作品的渐进积累,既有个人因素(作品多少),也有社会因素(社会是否接受这样的作品),作者认为一切可以归结为创作者是否深谙某一学科的「符号系统」,影响力最大应用最广的创作在有限制的条件下完成的,如:教堂壁画、疫苗难题、大众消费品等等 4. 保持潜意识和理性框架的动态平衡。

评分

这书怎么会有8分多? 烂大街的成功学书模版,翻下来没有重点和体系,真是浪费时间,除了题目吸引人其他再也不想看了

评分

他对创造力的新看法,很有启发,感觉脑洞大开,突然想透了好几个问题。最重要的看法是:创造力是系统的结果,必须得到同侪承认才能完成整个过程。即你要有创造力,必须得到时间源头为代表的领域主流承认,否则,只是你的主观想法。——安替

评分

2016第6本:1. 本书贡献「心流」概念,早先认为心流是一种高效状态,事实上作者一直重复说明,心流产生于作品之后,即写的文章反馈充分、编写的代码无bug运作,制作的机械模型超效率完成工作等等 2. 「心流」加强创作者自身认可,简单说来,「你的作品怎么样,你就是什么」;想了解一个领域,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寻求可以看到反馈的作品,如,学编程做app、当作家写短篇、玩音乐就作曲 3. 创造力不是一分一刻的事情,更多的是一生作品的渐进积累,既有个人因素(作品多少),也有社会因素(社会是否接受这样的作品),作者认为一切可以归结为创作者是否深谙某一学科的「符号系统」,影响力最大应用最广的创作在有限制的条件下完成的,如:教堂壁画、疫苗难题、大众消费品等等 4. 保持潜意识和理性框架的动态平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