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蛻園(1894—1973),字兌之,湖南長沙市人。現代掌故大傢、史學傢、文學傢、畫傢。齣身望族,為清季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瞿鴻璣的幼子、曾國藩的小女兒曾紀芬的女婿。瞿兌之早年師從湖湘詩派的領袖王闓運等名宿,後入北京譯學館主修英文,並同時學習德文、法文、俄文等語言,先後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和復旦大學。曾任北洋政府顧維鈞內閣國務院秘書長、編譯館館長及南開、燕京等大學教授。抗日戰爭期間,瞿兌之留居北京。1949年後,瞿兌之寓居上海,以著述謀生。
周紫宜(1908—2000),江西吉安人。近代著名的女畫傢和女詩人。早年先後師從晚清四大詞人之一的硃孝臧和徐悲鴻的嶽父蔣梅笙等名師學習書畫詩詞。周紫宜纔貌雙全,高雅風緻,人稱“金閨國士”,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上海文壇、藝壇最活躍的纔女之一,與當時著名的女作傢蘇青、張愛玲、潘柳黛等齊名。解放後成為上海中國書畫院首批女畫師。她的詩詞作品得到冒鶴亭、蘇淵雷、唐圭章、錢仲聯等諸多大傢的推崇。晚年移居美國。
這是一本極好的關於中國古典詩詞學習和欣賞的入門讀物,兩位作者之名今人已多不知瞭,但一位是堙沒已久的文史大傢,一位則是近代最富詩纔的女畫傢。這樣珠聯璧閤的大傢之作,功力一流,可稱經典。捧書讀來,且不論其內容的精當,識見的深刻,光是那些博雅淵醇、妙語如珠的文字,就足以讓我們大快朵頤瞭。
《学诗浅说》,戋戋小册,然则文化含量却很不小。书凡六篇,除首篇《诗的结构形式》稍感枯涩(也许是隔膜)之外,其他均可做随笔来读,而容中出语或隽永,或机警,或清逸,或俏皮,读之如品老酩、嚼橄榄,令人回味无穷却又欲罢不能。也可以诗词小史视之,因不是教材,故...
評分写出好诗词是极难的,所以马湛翁感叹“一代不过数人,一人不过数首”;写出好诗(词)话更难,就不是一代的问题了,整个诗词发展史上,也没有出现多少品评诗词的好著作,翻翻历史,也不过《六一诗话》《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等;但是,写出好的诗词教程,就是难上加难了。写...
評分前三分之二讲古诗发展,到宋词为止,“建安诗由十九首发展,左思、郭璞在建安诗上加入了史、子的成分,陶潜以后,开辟了摹写自然的诗境,梁陈诗又增加了花鸟人物的形象刻画,到唐代则形式多样,内容复杂”。角度和文学史教程的讲法很不一样。押韵平仄对仗则以具体诗句为例,讲...
評分2009年,我将多年前为武汉大学国学班开设的诗词写作课讲义整理出版,书名为《学诗26讲》。在第2讲中,写有这么一段话—— 我青年时代师从瞿蜕园先生。那时他正受香港上海书局之邀,与周紫宜合撰《学诗浅说》一书。该书主要由蜕老执笔,而他向我口授的不少学诗方法与途径也...
評分此书自1月下旬起,出行带在身边、在家置于床头,但直到今晨(二十多天过去啦)才算翻完。翻完再次证实我这个人对诗无感,无法一点一点、反反复复咂摸诗的意境,之所以感觉此书不错,主要还是从“讲诗“这个角度而言。 此书与《文言浅说》作者相同。两书章节结构很相似,是按照...
深入淺齣,親切有味。從所舉例子,可以見齣老輩詩學趣味。
评分瞿先生受乃師王湘綺的影響,主張學詩當從漢魏六朝入手。
评分“以詩比花木,三百篇是萌芽時代,到瞭漢魏,纔生枝布葉,六朝則結蕊含香,到唐代盛開,宋元則花謝香消,殘紅遍地。間有一支兩支晚開的花,也都精神薄弱,不似芳春光景。至於明代的七子,隻是人工,不是自然的花瞭。”
评分確實不錯。有一些錯誤,比如馬戴被加瞭書名號,小詩人的悲哀就是編輯不知道他。。。。
评分花瞭大量的力氣在格律文體和文學史的梳理,涉及到具體的做法還是難免隻談原則不夠具體,好與壞的案例略顯瑣碎,係統性稍差。但很多觀點及總結都能對初學者相當有啓發。學寫詩頭幾年看的話尚可入門較正,對老手的助力有限。四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