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是诗词发展的黄金时代,宋诗突破了唐诗的藩篱,开辟出奇崛苍劲的新境界;宋词从小令发展至慢词,跃而成为一代文学的标杆。
本书作者戴建业,从流传至今的30万首两宋诗歌作品中千里挑一,收录苏轼、李清照、陆游等50多位名家,精选272首诗歌讲述两宋诗词发展轨迹。
阅读本书,不仅能重温伟大的诗词作品,更能一窥300年两宋诗词发展全貌。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已出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等学术著作十多部。
他不仅文笔机智优美,讲课也幽默风趣,被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评为首届“最受欢迎导师”第一名。其讲课视频流传到网络上后,获得过亿次播放,并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港台媒体争相报道,被广大网友誉为“国民教授”。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做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真的好喜欢这样的词,百看不厌,百读不腻。虽然自己不能出口成章,但对于那个拥有锦绣诗词的年代总是很好奇,不知道什么样的环境...
评分 评分一说到宋代,就会想到宋词吧。这大概就是“唐诗、宋词、元曲”留给我们的印象。 读了戴建业老师的《两宋诗词简史》之后,我才知道:在宋代,其实诗比词更主流。 不仅诗歌的数量比词的数量多多了,而且作家们也是优先写诗兼职作词。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诗歌像是高考的作文,词更...
评分“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做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真的好喜欢这样的词,百看不厌,百读不腻。虽然自己不能出口成章,但对于那个拥有锦绣诗词的年代总是很好奇,不知道什么样的环境...
因为有唐诗这么一座高峰在前,宋代诗人难逃窠臼,白体、晚唐体、西昆体都只是亦步亦趋而已,王介甫后才有所变革,并开“江西诗派”先路。欲辟蹊径还得看词,但词从唐末到宋初,由民间走向“花间”,始终哀婉甜腻,无非是些风花雪月,被视为“卑体”。至柳永才“声色大开”,情感意绪、结构题材、语言修辞无不令人耳目一新,可惜仍为应歌而作。真要到东坡才算得是里程碑,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抒发出了比诗更“真”的情感,之后辛弃疾接过衣钵,并将豪放派推向了顶峰。从此宋词与唐诗双峰并峙,同为中国古典文学上的掌上明珠。
评分特别特别好,简短而精炼,无一句多余之言
评分#2020年读书 19 我以为书会和戴老师的抖音一样有趣。我错了,不怪老师,怪自己没文化。
评分很好的通识读物,读完后于东坡、稼轩、小山外,又添清真、白石两好,这种清而不媚的工丽画风+铿锵清脆的声律果然无往不利…
评分其实我是准备来看段子的 事与愿违 本书很正经很学术 伤脑筋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