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靜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傢徽,凶狠決絕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本書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用菊與刀來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由此入手,進而分析日本社會的等級製度及有關習俗,並指齣日本幼兒養成和成人教養的不連續性是形成雙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魯思·本尼迪剋特是美國當代著名文化人類學傢,民族學傢,詩人,1887年6月5日生於紐約。1909年畢業於瓦薩爾學院,獲得文學學士學位,次年赴歐洲遊曆。1919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在選秀美國文化人類學之父F.博爾思的課程時,對人類學産生濃厚興趣,從此專攻文化人類學,並與1923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1936年F.博爾思退休後,她齣任該校人類學係代理主任,成為美國人類學研究領域十分活躍的學者。她是美國文化人類學的開創人之一,其代錶作《文化模式》被公認為文化人類學的經典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緻力於對羅馬尼亞、荷蘭、德國、泰國等國進行民族性研究,而《菊與刀》就是對日本進行研究的傑齣成果。戰後,她繼續在哥倫比亞大學參加“當代文化研究”,於1948年9月病逝。
收拾旧文档,看到这篇大一的作业,写的什么自己都不记得了,贴出来留个纪念吧~~ 《菊与刀》读书报告 阅读书籍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11月版 一、作者及其学术生涯简介 1.作者生平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是美国当代著...
評分菊与刀这本书是一篇关于日本人的报告,但这里并不想讨论日本的民族性和国民性问题,本文更愿意把目光投向本尼迪克特分析日本民族的方法。 本尼迪克特从没未去过日本,也不懂日语,更没有接触过正常生活状态下的日本人。她只凭借去过日本的美国人写的游记﹑日本自己的文...
評分中日文明在外表上看来极为相似,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和儒家礼仪。但当两个文明逐步向现代过渡之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日本很快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令人诧异的变革,而中国却在守旧与进步之间步履蹒跚。两者的表现与各自的现代化起点...
評分收拾旧文档,看到这篇大一的作业,写的什么自己都不记得了,贴出来留个纪念吧~~ 《菊与刀》读书报告 阅读书籍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11月版 一、作者及其学术生涯简介 1.作者生平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是美国当代著...
評分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提起了解日本,肯定就会有人推荐《菊与刀》,并且他还说不定会绘声绘色的说,这本书是一位美国专家对日本国民性的深刻解读,在后续的岁月里成为连日本人都认可的大作。据说要了解日本,这本书不可不读。所谓一手持菊,一手握剑的形象也被中国很多作者所热切...
這個譯本不錯。
评分挑瞭幾個版本,這本算是翻譯比較流暢的一版。覺得作者雖說是客觀分析,但很多內容還是偏主觀,對一些日式精神的定論也能看到當今美國的很多影子,而對中國傳統是以儒傢思想為支柱來對比日本的,較為友好。對日本的發展倒是預言的相當準確
评分1、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日本人童年和老年都比較自由,中年要遵循的傢庭和社會世俗很多;情義、忠誠都是日本人非常看重的,但都不及維護自己的聲譽重要;崇尚潔淨的生活,認為自身性本善;對性不避諱,男人在婚外允許有作為享樂的性,但不能妨礙其對傢庭的責任;2、作為近鄰,中國更應該寫齣這樣的著作
评分補標,當時很震撼,尤其是作者講日本文化的時候,其實能看到很多中國文化的影子。盡管事後來看,很多觀點被駁斥或者修正瞭,並不影響其價值
评分不記得哪年瞭,大學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