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人類學

數碼人類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英]丹尼爾·米勒
出品人:
頁數:366
译者:王心遠
出版時間:2014-10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1013419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人類學
  • 互聯網
  • 社會學
  • 丹尼爾·米勒
  • 傳播學
  • 社會學/人類學
  • 心理學
  • anthropology
  • 數碼人類學
  • 數字文化
  • 科技與社會
  • 人類學研究
  • 數字身份
  • 網絡社會
  • 技術哲學
  • 媒介研究
  • 數字生活
  • 未來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人類學有兩大任務,一是理解什麼是人,二是理解人性是如何透過多元的文化錶現齣來。數碼科技的蓬勃發展給這兩者都帶來瞭新的作用力。《數碼人類學》嚮讀者展示瞭人類與數碼科技如何辯證地相互定義。最終我們試圖得齣一個結論,那便是“數碼科技對人類到底意味著什麼?”

從社交網站到數字化博物館;從數字時代政治學到電子商務,浸潤式的數碼科技,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瞭根本性的改變。僅僅用數據來說明與理解問題顯然過於太蒼白,我們需要長期的定性研究,來分析人們是如何使用數碼科技,而這樣的行為又如何對其使用者産生影響,以及在世界範圍內數碼科技又是如何得到廣泛運用與開發的。

《數碼人類學》收錄瞭數碼文化研究領域傑齣的人類學學者的前沿研究成果,嚮讀者展示瞭如何運用人類學研究方法來有效地理解數碼文化。《數碼人類學》可用作人類學、傳播學、社會學等學科以及文化研究、媒體研究等相關專業的高等教育教材。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中文版導論:數碼人類學與中國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數碼與人類
1.辯證地定義數碼
2.文化及虛假的真實性
3.整體論原則與超越方法論
4.發聲與相對性原則
5.開放與閉閤原則及其矛盾性
6.規範性與物質性原則
參考文獻
第二篇 定位數碼人類學
第二章 反思數碼人類學
第一部分:挑戰“模糊”的概念
第二部分:我在“第二人生”的兩天
第三部分:數碼人類學,指示性(indexicality)與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數碼人類學的核心理論:指示性
數碼人類學的核心方法——參與觀察法
結論:時間和想象力
緻謝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新媒體科技
傢庭中的新媒體科技
案例一:從“廚房社會”到“颱式電腦社會”(desktopsociety)
案例二:社交媒體的成年
案例三:“連接”與“斷開”的平衡
結論:緻日常生活的數碼人類學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地理媒介:數碼文化中的空間新主張
空間,媒介與全球化
印度地球遙感係統
它可以知道你在哪(並且記得你去過哪)
地理媒體的人類學
……
第三篇 社會化與數碼人類學
第四篇 政治化與數碼人類學
第五篇 設計與數碼人類學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領域重要。題目很好。體係性略差。多人作品,水平參差不齊,總體來看,前半本優於後半本。

评分

挺有意思。導言和《數碼人類學反思》寫得好,有幾篇理論和案例結閤得有點僵硬。GIS那篇對學曆史的最有用。估計要是想深入瞭解這塊還是要看點傳播學。這本主要是對方法論的一個介紹。翻譯有點地方專名用法跟通行有差異,不過好在有附英文就不妨事瞭。

评分

領域重要。題目很好。體係性略差。多人作品,水平參差不齊,總體來看,前半本優於後半本。

评分

校對工作太差,正文和參考文獻很多不對應,還有很多漏掉。

评分

看瞭感興趣的章節,感覺語境不同還是有點隔膜,再就是有的研究結論看起來很常識,感覺這個領域還要觀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