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的傳記

丁文江的傳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鬍適
出品人:
頁數:289
译者:
出版時間:2014-6-1
價格:CNY 35.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49834
叢書系列:新版中學圖書館文庫
圖書標籤:
  • 傳記
  • 鬍適
  • 丁文江
  • 知識分子
  • *三聯@北京*
  • 歷史
  • 地理
  • 傳記類
  • 傳記
  • 人物傳記
  • 丁文江
  • 曆史
  • 文化
  • 名人
  • 近現代史
  • 文學
  • 政治
  • 迴憶錄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學圖書館文庫(第2輯):丁文江的傳記》講述瞭丁文江是鬍適先生的好友,鬍適當年有二十年不談政治之說,丁斷然不允許鬍這樣將自己超然世外,拉著鬍和其他好友辦《努力周刊》和《獨立評論》。丁對鬍說,不管你做如何的思想改革,文字運動(鬍是白話文的發起者與推動者),文藝復興,但倘是政治是腐敗的,則所有這些斷然也不能成功。 ;丁文江因事故逝世後,鬍適痛不欲生,決心為他立傳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 言
一傢世和幼年生活
二他的恩師——龍研仙先生
三他在日本一年多
——計劃往英國留學
四海上的救星
五在英國留學七年(1904—1911)
六第一次中國內地的旅行
七地質科科長
——地質研究所
——北大地質係
八民國初年的旅行
——太行山與山西鐵礦
——雲南與四川
九丁在君與徐霞客
十地質調查所所長(1916—1921)
十一北票煤礦公司(1921——1925)
——《努力周報》(1922——1923)
十二“玄學與科學”的論爭(1923)
——附論他的宗教信仰
十三 “大上海”的計劃與實施(1926)
十四迴到地質學來:
——廣西的地質調查(1928)
——西南地質調查隊(1929——1930)
——北大地質學教授(1931一1934)
十五獨立評論(1932——1935)
十六蘇俄的旅行(1933)
——最後三年的政論
十七 “就像你永永不會死一樣”
附錄
丁文江遺囑
校勘後記
龍研仙同情革命
我所認識的丁文江先生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终于把胡适的《丁文江的传记》看完了,虽然如胡适先生所说,传记材料很难收拾。材料只限于海外能收集的在君遗著,和那二十多篇纪念文字。遗著也很不全。但是能使我们看到一个简略的丁文江,体会到“一个真实的爱国者”丁文江。 通过丁文江的一生使我们看到了他们那一代...  

評分

终于把胡适的《丁文江的传记》看完了,虽然如胡适先生所说,传记材料很难收拾。材料只限于海外能收集的在君遗著,和那二十多篇纪念文字。遗著也很不全。但是能使我们看到一个简略的丁文江,体会到“一个真实的爱国者”丁文江。 通过丁文江的一生使我们看到了他们那一代...  

評分

最初知道丁文江是在蒋廷黻先生的回忆录里,记载到他们当初一起办《独立评论》,心想一个热衷政治的地质学家是什么样子的呢。后来在《民国风度》一书中读到丁文江写的一首诗,末一句是“出山要比在山清”,忽然觉得似乎明白了他,也对他着了迷,于是找到胡适先生为他写的传记看...  

評分

终于把胡适的《丁文江的传记》看完了,虽然如胡适先生所说,传记材料很难收拾。材料只限于海外能收集的在君遗著,和那二十多篇纪念文字。遗著也很不全。但是能使我们看到一个简略的丁文江,体会到“一个真实的爱国者”丁文江。 通过丁文江的一生使我们看到了他们那一代...  

評分

终于把胡适的《丁文江的传记》看完了,虽然如胡适先生所说,传记材料很难收拾。材料只限于海外能收集的在君遗著,和那二十多篇纪念文字。遗著也很不全。但是能使我们看到一个简略的丁文江,体会到“一个真实的爱国者”丁文江。 通过丁文江的一生使我们看到了他们那一代...  

用戶評價

评分

在君之人格令人傾佩,在君抗日時對國民黨弱勢獨裁的洞見更是高明。【盛世情撤店前所購】

评分

購於泰山。

评分

Be ready to die tomorrow, but work as if you live forever.讀的是鬍適紀念館版。

评分

Be ready to die tomorrow, but work as if you live forever.讀的是鬍適紀念館版。

评分

作為地質-古生物專業博士研究生,看完這本書尤為感慨!丁先生寬厚戴友,嚴於律己,在學問方麵更是開創瞭新中國的地質事業的篇章!看完此書纔知道原來丁先生也研究腕足動物,還命名瞭一種新的丁氏石燕,無比的親切。丁先生與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安德生教授一起為我國古生物、考古事業做齣瞭巨大的貢獻,發現瞭著名的仰韶遺址,讓有幸在烏普薩拉有求學經曆的我仿佛穿越瞭這百年時空,跟隨著這兩位大科學傢一起爬山采化石!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博物館還保留著丁先生與安德生教授的事跡照片等,對此感興趣的朋友一定要去參觀下!嚮丁先生緻敬,丁先生當是我做人、科研的榜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