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的传记

丁文江的传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胡适
出品人:
页数:289
译者:
出版时间:2014-6-1
价格:CNY 3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49834
丛书系列:新版中学图书馆文库
图书标签:
  • 传记
  • 胡适
  • 丁文江
  • 知识分子
  • *三联@北京*
  • 歷史
  • 地理
  • 传记类
  • 传记
  • 人物传记
  • 丁文江
  • 历史
  • 文化
  • 名人
  • 近现代史
  • 文学
  • 政治
  • 回忆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学图书馆文库(第2辑):丁文江的传记》讲述了丁文江是胡适先生的好友,胡适当年有二十年不谈政治之说,丁断然不允许胡这样将自己超然世外,拉着胡和其他好友办《努力周刊》和《独立评论》。丁对胡说,不管你做如何的思想改革,文字运动(胡是白话文的发起者与推动者),文艺复兴,但倘是政治是腐败的,则所有这些断然也不能成功。 ;丁文江因事故逝世后,胡适痛不欲生,决心为他立传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引 言
一家世和幼年生活
二他的恩师——龙研仙先生
三他在日本一年多
——计划往英国留学
四海上的救星
五在英国留学七年(1904—1911)
六第一次中国内地的旅行
七地质科科长
——地质研究所
——北大地质系
八民国初年的旅行
——太行山与山西铁矿
——云南与四川
九丁在君与徐霞客
十地质调查所所长(1916—1921)
十一北票煤矿公司(1921——1925)
——《努力周报》(1922——1923)
十二“玄学与科学”的论争(1923)
——附论他的宗教信仰
十三 “大上海”的计划与实施(1926)
十四回到地质学来:
——广西的地质调查(1928)
——西南地质调查队(1929——1930)
——北大地质学教授(1931一1934)
十五独立评论(1932——1935)
十六苏俄的旅行(1933)
——最后三年的政论
十七 “就像你永永不会死一样”
附录
丁文江遗嘱
校勘后记
龙研仙同情革命
我所认识的丁文江先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最初知道丁文江是在蒋廷黻先生的回忆录里,记载到他们当初一起办《独立评论》,心想一个热衷政治的地质学家是什么样子的呢。后来在《民国风度》一书中读到丁文江写的一首诗,末一句是“出山要比在山清”,忽然觉得似乎明白了他,也对他着了迷,于是找到胡适先生为他写的传记看...  

评分

文中的丁文江是一个带左翼思想墨子类型的人物,忧国忧民,积极参政,有天下大同的理想,却明枪暗投,对工作兢兢业业,最终也死在工作上,感觉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浸养的知识分子,讲求成己达人之道。丁文江喜欢《徐霞客游记》,并修订了这本游记,可见他是真的爱地质,又游历...

评分

最初知道丁文江是在蒋廷黻先生的回忆录里,记载到他们当初一起办《独立评论》,心想一个热衷政治的地质学家是什么样子的呢。后来在《民国风度》一书中读到丁文江写的一首诗,末一句是“出山要比在山清”,忽然觉得似乎明白了他,也对他着了迷,于是找到胡适先生为他写的传记看...  

评分

终于把胡适的《丁文江的传记》看完了,虽然如胡适先生所说,传记材料很难收拾。材料只限于海外能收集的在君遗著,和那二十多篇纪念文字。遗著也很不全。但是能使我们看到一个简略的丁文江,体会到“一个真实的爱国者”丁文江。 通过丁文江的一生使我们看到了他们那一代...  

评分

最初知道丁文江是在蒋廷黻先生的回忆录里,记载到他们当初一起办《独立评论》,心想一个热衷政治的地质学家是什么样子的呢。后来在《民国风度》一书中读到丁文江写的一首诗,末一句是“出山要比在山清”,忽然觉得似乎明白了他,也对他着了迷,于是找到胡适先生为他写的传记看...  

用户评价

评分

人生际遇,依靠自身的努力,在得名师指点求学于海外,是其一生事业的基础,兄弟就是众人了,

评分

Be ready to die tomorrow, but work as if you live forever.读的是胡适纪念馆版。

评分

1. 羡慕人生得遇恩师;2. 人是生在社会的,先是公民,其次是职业所赋予的人(比如地质学家),强烈赞成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上有所参与;不谈或者只谈(浪费社会资源)非积极态度;(不过孙传芳笑他不懂军事哈哈哈哈)3. 看民国人物的传记,常觉朴实,不知是因为传主/作传者,还是那个时期的某种“天真”;4. 读完很受鼓舞:丁二十四、二十五的年纪,能登金沙江旁的高山,能从云贵走到两湖进而到苏沪;把大好韶光留在尺屋之内真是糊涂;5. 与张氏的口水战第一次看;6. 信仰科学与奉献的人,死于医疗事故,讽刺。

评分

人生际遇,依靠自身的努力,在得名师指点求学于海外,是其一生事业的基础,兄弟就是众人了,

评分

在君之人格令人倾佩,在君抗日时对国民党弱势独裁的洞见更是高明。【盛世情撤店前所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