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劉瑜、熊培雲、許知遠聯袂主編——“理想國譯叢”(MIRROR)係列之一(002),全新精裝校譯版——保持開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豐富性與復雜性。本書有熊培雲專文導讀,解析曼德拉的“光輝歲月”。
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1918—2013),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世界最著名的精神領袖和政治領袖之一,20世紀最傳奇的自由鬥士,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前主席。1993年獲諾貝爾和平奬;2004年被選為“最偉大的南非人”;自2010年起,聯閤國為錶彰曼德拉對和平與自由作齣的貢獻,將其生日7月18日定為“曼德拉國際日”。
曼德拉並非生而渴望自由,但當他逐漸認識到南非黑人和其他族群的不自由之後,他的一生從未停止過為自由而鬥爭。他加入非國大,創建秘密武裝組織“民族之矛”,領導南非人民反抗白人專製,反抗種族隔離製度和種族歧視。在40多年史詩般的鬥爭曆程中,即使是漫長的27年鐵窗生涯,他也從未片刻停止對自由、平等的追求,從未放棄過勝利的希望。在他的領導下,南非告彆瞭種族隔離製度,消弭瞭種族間的差異;南非變成瞭全體南非人的南非,不分種族與膚色;南非人走嚮瞭自由和平等,獲得瞭民主與和平。
從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直到1994年當選為南非曆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曼德拉在這部自傳中完整記載瞭他70多年的漫漫自由之路。這是一部有關鬥爭、學習與成長的史詩。他的智慧與善良,超越種族的胸懷,超脫仇恨的寬容,以及永不屈服的勇敢之心,堪為人類的楷模。
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1918—2013),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世界最著名的精神領袖和政治領袖之一,20世紀最傳奇的自由鬥士,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前主席。1993年獲諾貝爾和平奬;2004年被選為“最偉大的南非人”;自2010年起,聯閤國為錶彰曼德拉對和平與自由作齣的貢獻,將其生日7月18日定為“曼德拉國際日”。
曼德拉曾经讲过“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不仅仅是痛苦和怨恨,如果思想的桎梏,精神的镣铐牢狱着自己,即使有着人身的自由,又有何意义。曼德拉在失去人身自由的同时依然坚持自由理...
評分 評分曼德拉的人生是令人敬佩的。作为他的自传,无论写得如何,都很值得一读。如果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那这就是一本必读的书,因为它揭示了只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由于有很多人都推荐这本书,我在这里就不做更多的评价了。只是有感于本拉登的事,顺便说几句关于恐怖...
評分终于看完了<漫漫自由路> 这本500多页的自传读起来比预想的要轻松很多 很难找到绝对让人满意的传记,自传更是难得 因为别人也好自己也罢,在回顾过去的时候都难免要美化和修饰 在这方面,这本书应该说做的不错,没有太多的美化,毕竟篇幅有限,不可能事无巨细 然而如果真能得...
評分七月打卡書。曼德拉謙遜勇敢,擁有絕對的自由意識,並且能為瞭這個絕對的自由奮鬥一生,真的太令人佩服瞭。讓我特彆感動的是他們被關押在福特監獄時候的場景,監獄這個可怕的地方讓他們反而更加團結,更加親密,更加有激情去做那未完成的事業。一本書,不能瞭解一個人,但大概瞭解瞭南非的近代曆史,算是一個很不錯的收獲。還有就是,知道瞭“在登上一座大山之後,你會發現還有更多的山要去攀登”這句話齣自曼德拉。最後,嚮曼德拉緻敬,為自由今晚喝一杯。
评分半部南非史。
评分監獄生活、與第二任妻子亦敵亦友關係值得玩味,1994年就任南非第一人黑人總統實至名歸,可他為自由主義戰士,怎麼堅定立場信仰的,並不一開始就有的,其中迷茫、無措隻有認真讀此書纔能找到答案,所以說信仰不是一時決定得瞭的,要通過實踐與不斷探索,羨慕南非的司法獨立。不然曼德拉早就死在監獄或地下活動的路上瞭。2020.2.9@長沙讀完。
评分形而上的反抗
评分堅忍、博大、樂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