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徐星 小說 中國當代文學 中國文學 流浪 剩下的都屬於你 中國 文學
发表于2025-02-22
剩下的都屬於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剩下的都屬於你》是徐星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中文世界裏少見的一部具有批判精神和思想深度的“流浪漢小說”。
小說描寫瞭兩個沒有工作的青年,先是從北京騎自行車南下,遇到瞭村支書、落魄導演和“多情的婊子”,後來又走到西藏,走到國外,一路上經曆瞭各種荒誕、可笑、溫情、無奈的故事。小說取材於作者的真實經曆,反映瞭當年韆奇百怪的現實社會,也預示瞭如今已然來到的、“什麼也沒剩下”的生活。
你到瞭這塊大陸燈紅酒綠的盡頭,在這麼一個醉醺醺的黃昏裏,你心裏充滿瞭寂寥,你不能再前往,你以為總會有無限的什麼,會鼓舞著你去刨根問底、鼓舞著你心底裏殘存的對神秘的一絲渴望。現在你知道一切都是可知的,剩下的就是這些,用不著你費盡心思,剩下的就是這些,這些都屬於你……
這是一個路上的小說,我熱愛齣門上路,直到今天,我已經漸漸衰老,但我仍熱愛上路,每次上路以前,我仍會像一個孩子一樣,期待著路上的新鮮感和奇遇。
——徐星
徐星,1956年生於北京。1977年當兵,開始寫作。1981年復員,半年後到全聚德烤鴨店工作。就是在這半年中,他創作瞭小說《無主題變奏》。1985年,處女作小說《無主題變奏》由《人民文學》雜誌刊發,被視為中國當代文學由傳統轉入現代的標誌性作品之一。1989年,赴德國西柏林藝術大學講學。1992年,赴德國海德堡大學讀博士學位,後放棄。1994年迴國。1995年,徐星被法國《觀察傢》評選為全世界240位傑齣小說傢之一。2003年在法國齣版長篇小說《剩下的都屬於你》,後多次再版並被翻譯成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德語等多種語言,同年獲法國文化部授予的“文化藝術騎士勛章”。導演紀錄片《我的文革編年史》、《五加五》和《罪行摘要》。
看瞭三分之一,離預期差太遠,毫無閱讀快感,和劉索拉的《你彆無選擇》完全不是一路。
評分這是一本我不會推薦給現在身邊的朋友,但是又希望大傢很多年前都看過的書。
評分#1956.3.20-2016.3.20 徐星六十大壽# 圖書館裏竟然沒有《無主題變奏》,能藉來看的也就是這部長篇瞭。不過我想它的風格跟《無》大抵類似吧?讀第一部最有《在路上》的感覺,後兩部完成於去國之後,其力度反而削弱瞭。大概這也是文學創作的地域因素使然罷?徐星選取瞭流浪者的述說,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可想而知一篇完成於1981年、發錶於1985年的消極頹廢、滿口粗話的小說代錶瞭八十年代的一種典型的文化現象(類似的頹廢感我在婁燁的禁片《頤和園》裏也看到瞭,當然這種頹廢到瞭廣場血洗之後更甚瞭)。很難說我特彆喜歡的作傢王小波沒有受此影響,他們筆下的主人公都有鮮明的反抗現實的意識,但相比之下徐星筆下的人物更顯消極,而王小波則拿齣瞭“智慧”的信念。我個人很喜歡這種粗俗調子的憤世型喜劇小說。
評分特好玩兒,很喜歡,推薦。最後結局太突然瞭,捨不得主人公之一就這樣掛瞭啊。
評分很鮮活,比《在路上》有趣。難得的是將“左”的激情堅持到瞭最後一頁。哪些地方是親眼所見,哪些地方是作者鬍編齣來的,很容易分辨齣來。寫這種“”流浪漢小說“”還真需要身體力行啊。幾個主要的敏感事件都有涉及,放到現在大概齣版不瞭瞭。結尾落款竟寫著“寫於海因裏希·伯爾傢中”,查瞭下纔發現作者接受瞭海因裏希基金會的邀請,住在他傢裏寫作。
我们生活在其中 却从不明白其中的秘密 我们总是按照常规去看待生活 却从没想过这样的生活 本不是你认为的那样 原来这个世界是这样的 你先挑 挑完剩下的是我们的 一些人 总喜欢在路上 处于对世界的理解 见过并看透 一些人 总喜欢在上面 挑选并丢弃 一些人 像我...
評分四星半。 在读序言时听着《爱情的枪》感觉已经要落泪了。 “当好的东西,地方都被人占领的时候,剩下的就都属于你了” 这一段关于北京的描述真的,真的棒极了: 你在那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中,在那么多衣冠楚楚粉黛朱唇的人们中间,你在那么多精力充沛才华出众的人们中间,在那...
評分 評分我们生活在其中 却从不明白其中的秘密 我们总是按照常规去看待生活 却从没想过这样的生活 本不是你认为的那样 原来这个世界是这样的 你先挑 挑完剩下的是我们的 一些人 总喜欢在路上 处于对世界的理解 见过并看透 一些人 总喜欢在上面 挑选并丢弃 一些人 像我...
評分剩下的都属于你 那天汪国真死了。汪国真这种人,该晚死一天或诈死一次。类似的人还有曼德拉罗宾威廉姆斯保罗沃克,这样他们就会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许多人对他们的深情和不舍。哇,真的很恶心。对,人家演戏给你看呢,所以别当真了。 对于诗这个东西,曾经乱扯过:你想恶心自己吗...
剩下的都屬於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