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吴晓波
出品人:
页数:39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7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46053
丛书系列:中信十年畅销经典
图书标签:
  • 吴晓波
  • 经济
  • 历史
  • 中国经济史
  • 商业
  • 企业史
  • 近代史
  • 经济学
  • 中国企业史
  • 近代史
  • 商业发展
  • 经济史
  • 历史文献
  • 工业发展
  • 社会变迁
  • 改革开放前
  • 中国经济发展
  • 历史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09年度十大图书”之一

过去百年间,国家与资本、政府与企业家阶层的关系研究,是一个很独特的命题。企业家阶层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十分微妙和暧昧。

我仿佛真的听到,有一群熟悉的陌生人正站在门外。他们已经被这个曾经无比热爱过的国家遗忘。此刻,他们穿越百年风尘,身着青衫,面无表情,正砸响门环。

作者简介

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个人微信公众号为:吴晓波频道。

目录信息

前言:寻找一个“下落不明”的阶层
第一部 1870-1910 留着“辫子”的洋务运动
1870 未死将生的时刻
企业史人物 太保赫德
1875 买办救国
企业史人物 买办世家
1884 盛宣怀夺权
1894 状元办厂
企业史人物 一代“商父”
1900 国变中的商人
企业史人物 北方一周
1905 立宪急先锋
第二部 1911-1927 惟一的“黄金年代”
1911 在革命的炮火中
企业史人物 百货四子
1915 作为抵抗的商业
企业史人物 棉花天王
1919 广场背后的人
1924 工商决裂
1927 悲剧之月
企业史人物 菊生印书
第三部 1928-1937 国家主义的回归
1929 商人的抗争
1932 救亡的经济
企业史人物 费的眼睛
1935 大收编
企业史人物 嘉庚助学
1937 沉船与拯救
企业史人物 南洋兄弟
致谢
人物索引
声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我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   又要错过今朝 -------------------------------------------------

评分

不得不说吴晓波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作者,从《激荡四十年》再到《跌荡一百年》百余年的企业史被演绎的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但每个章节关键性的结论和反思更像是文献综述,采撷了众多研究的现有成果,在思考的连续性和深度上显露不。 作者对于历史里那些高光人物,经典场景的...  

评分

历史总是有血有肉的,看历史总给人一种血肉模糊的揪心。 1.当今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特别的焦虑,强烈的家国情结,对超速成长的渴求,隐藏于内心的不安全感,对官商文化的膜拜,对狼文化的痴迷,是一代人特有的心态,还是有深刻的原因? 2.中国的政治环境...  

评分

拖拖拉拉了许久,终于读完了上下两册的《跌荡一百年》。加之期间发生了许多的事,有些感想,也不知是读书或是别的产生了,总之一并写了似乎也可以的。 《一百年》说是一本经济学的书,它的副标题也是《中国企业1870~1977》,但是,书里面,我似乎觉得更多讲的反而是历史...  

评分

没有《激荡三十年》精彩。都是编年的企业史,但《激荡》是真正的商业史,讲得是现代企业、市场演变、生产管理、营销手段,而且正好是耳熟能详的品牌,娃哈哈、太阳神、健力宝、联想等等,有风云激荡的情怀。《跌荡一百年》更偏向历史,是在历史大背景下研究企业演变。 近现代...  

用户评价

评分

清末民初那段跌荡起伏惊心动魄又被人遗忘的民族企业的发展史

评分

也是非常沧桑

评分

体制冲突不断轮回上演,历史总是不断重蹈,看着就让人内心纠结,对ZF抱有希望,但不要太过于相信ZF,企业家只能学史自保。真的有太多的企业家需要被历史记住,该好好感谢他们,特别看到"1937沉船与拯救"内心真的无比触动,希望有天把这些历史影视化,让更多人知道这批创造中国商业进步的人。

评分

修行28th,好看的出乎意料,三十年是案例集,这本书则是时间为经企业名商及历史事件为纬的全景历史,对国家垄断主义的范围和深度、官商之间围绕产权出现的问题以及各个时间阶段中国整体经济以及民营资本发展的真实情况、所处局势、是否处于机遇期都有很好的探索,读了上卷觉得收获很多,这里写不下

评分

本作虽是企业史,但是为教科书的晚清至民国政治史增添了血肉:原来民族工业是这样发展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