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與時間

存在與時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德] 馬丁·海德格爾
出品人:
頁數:518
译者:陳嘉映
出版時間:2014-9-1
價格:4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50960
叢書系列:現代西方學術文庫(精裝)
圖書標籤:
  • 哲學
  • 存在主義
  • 海德格爾
  • 西方哲學
  • 馬丁·海德格爾
  • 現象學
  • 德國
  • 陳嘉映
  • 存在
  • 時間
  • 哲學
  • 現象學
  • 海德格爾
  • 基礎存在論
  • 此在
  • 追問
  • 意義
  • 超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存在與時間》是德國哲學傢馬丁·海德格爾的代錶著作,1926年寫就,翌年齣版。它也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不僅影響瞭此後多種重要哲學流派和重要哲學傢,而且在文學批評、社會學、神學、心理學、政治學、法學等多種領域産生瞭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著者簡介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齣身於一個天主教傢庭,早年在教會學校讀書。17歲時,從一個神父那裏藉到布倫坦諾的《亞裏士多德所說的存在的多重意義》一書,對存在意義的問題産生興趣。他在大學先學神學二年,後轉入哲學,1913年在弗萊堡大學在李凱爾特的指導下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心理主義的判斷學說》,他的講師資格論文題目是《鄧·司各脫關於範疇的學說和意義的理論》。在弗萊堡大學任教期間,他參加鬍塞爾主持的研究班。

圖書目錄

寫在《存在與時間》中譯本
前麵熊偉
中譯本修訂版前言
1953年第七版序言
導論 概述存在意義的問題
第一章 存在問題的必要性、結構和優先地位
第一節 突齣地重提存在問題的必要性
第二節 存在問題的形式結構
第三節 存在問題在存在論上的優先地位
第四節 存在問題在存在者層次上的優先地位
第二章 厘清存在問題的雙重任務;本書的方法及構架
第五節 此在的存在論分析——嶄露用以解釋一般存在意義的視野
第六節 解構存在論曆史的任務
第七節 探索工作的現象學方法
a.現象的概念
b.邏各斯的概念
c.現象學的先行概念
第八節 本書綱目的構思
[第一部 依時間性闡釋此在,解說時間之為存在問題的超越的視野]
第一篇 準備性的此在基礎分析
第一章 概說準備性的此在分析之任務
第九節 此在分析的課題
第十節 此在分析與人類學、心理學、生物學之間的界劃
第十一節 生存論分析工作與原始此在的闡釋。獲得“自然的世界概念”之睏難
第二章 一般的“在世界之中存在”此在的基本建構
第十二節 依循“在之中”本身製訂方嚮,從而草描齣“在世界之中存在”
第十三節 以一種另有基礎的樣式為例說明“在之中”。對世界的認識
第三章 世界之為世界
第十四節 一般世界之為世界的觀念
A.對周圍世界之為周圍世界以及對一般世界之為世界的分析
第十五節 在周圍世界中照麵的存在者的存在
第十六節 在世內存在者身上呈報齣來的周圍世界的閤世界性
第十七節 指引與標誌
第十八節 因緣與意蘊,世界之為世界
B.同笛卡爾對世界的闡釋相對照,嶄露齣對世界之為世界的分析
第十九節 “世界”之被規定為res extensa
第二十節 “世界”的這一存在論規定的基礎
第二十一節 用詮釋學方法討論笛卡爾的“世界”存在論
C.周圍世界的周圍性與此在的空間性
第二十二節 世內上到手頭的東西的空間性
第二十三節 在世界之中存在的空間性
第二十四節 此在的空間性,空間
第四章 在世作為共在與自己存在。“常人”
第二十五節 此在為誰這一生存論問題的著手點
第二十六節 他人的共同此在與日常的共同存在
第二十七節 日常自己存在與常人
第五章 “在之中”之為“在之中”
第二十八節 專題分析“在之中”的任務
A.此的生存論建構
第二十九節 在此——作為現身情態
第三十節 現身的樣式之——怕
第三十一節 在此——作為領會
第三十二節 領會與解釋
第三十三節 命題——解釋的衍生樣式
……
第二篇 此在與時間性
附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现在夜不够深,我读书的时候很怕人声,只怕人声,甚至听有唱词的歌对我都是负担,同样,每次写一本我很喜欢的书的想法前我都会很神经质地筹划我可以精力充沛的尽量没有人声的一个时段和一副桌椅。除了在家的十天的整个二月我都在读《存在与时间》,像以前的假期一样,我过着实...  

評分

李涛:存在、命运与自由——《存在与时间》(中文修订第二版)读后 原载《书都》2015年7月,发表时有所删节,此为完整版。 2015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文修订第二版),此版本是在之前由陈嘉映、王庆节翻译并在三联书店出版的版本基础...  

評分

据说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很多。在我看来,人不会满足,动物却会满足。满足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极限状态,即可能达到而不能保持。为了满足感,或者确切说是为了满足感的再现,人会作出连他自己也感觉匪夷所思的事情。这种个人无法抑制的冲动催生了名目繁多的法律条文。经常听到某...  

評分

译文本身已经是近50年来的典范了,只是不满意陈先生删去原文中大段的希腊拉丁语,而且所谓修订本中所有希腊语都是错的,Z和S从来不分.  

評分

【按语:构成海德格尔(1889-1976)的《存在与时间》思想基石的或许有四个知识谱系: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德国古典哲学(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的超-知性传统;Dunn Scotus、威廉的奥卡姆的唯意志论和路德神学(借着Scotus的存在概念,更可以溯源到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  

用戶評價

评分

此在—操心—時間性的統一結構:領會首要地奠基於將來(先行與期備),現身情態首要地在曾在狀態(重演與遺忘)中到時,沉淪在時間性上首要地植根於當前(當前化與當下即是)。

评分

在對自我、仇恨、死亡、執著不斷幻滅,並理解瞭父母、女人、宇宙觀和我的敵人之後,我不再對世界的愚蠢和懦弱心存僥幸,並心存一種正義的堅定,至此,總算能看進去哲學書瞭。不得不說,哲學原著真的隻適閤冷漠而堅定的人看,因為隻有他們,纔能保持一種清晰的邏輯並貫徹始終,而不是被衝動和情緒衝垮。

评分

此在—操心—時間性的統一結構:領會首要地奠基於將來(先行與期備),現身情態首要地在曾在狀態(重演與遺忘)中到時,沉淪在時間性上首要地植根於當前(當前化與當下即是)。

评分

給翻譯獻花

评分

經典是沒讀過,卻要不斷被迫讀(不斷看彆人引用、復述或批判),産生讀過的幻覺的書。進而逐漸不想讀瞭,大概自己讀也就那麼一些理解……與其永遠在讀卻不讀,不如乾脆就標個讀過吧! 而且,海德格爾後期的思更深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