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

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漓江出版社
作者:(俄罗斯) 韦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
出品人:
页数:208
译者:张冰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77164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俄罗斯
  • 小说
  • 叶罗费耶夫
  • 俄罗斯知识分子
  • 外国文学
  • 文学
  • 俄罗斯文学
  • 苏联
  • 莫斯科
  • 佩图什基
  • 历史
  • 地理
  • 苏联
  • 俄罗斯
  • 旅行
  • 文化
  • 城市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酗酒的知识分子韦涅季克特要乘坐火车去佩图什基看望他美丽的情人和他的儿子,而这个地方从叙述者的口吻听来却像是一个乌托邦。主人公刚刚从一个通讯技术管理局安装队队长职位上被撤职,原因是他把队员们的喝酒情况用统计图表绘制了出来,惹恼了上级部门。他费尽周折,登上了前往佩图什基的火车,可是,因为他的酗酒,更因为那个目的地的虚构性,他似乎永远都不能到达他梦想中的佩图什基……

作品假托是作者韦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为自己所做的传记长诗。全书以戏谑、反讽的方式反映了当时俄罗斯知识分子扭曲、荒诞、反常的人生境况。作品抓住俄罗斯人酗酒的一面,巧作文章,嬉笑怒骂间,展现了俄罗斯文化和文学传统上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宗教关怀在现实压力下的后现代式面貌,而其中也不难读出作者对俄罗斯知识分子道统的嘲弄、解构和批评。

作者简介

韦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1938—1990),俄罗斯天才作家。早年在莫斯科大学就读时就表现出是一个“天生的语言学家”,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却只能混迹底层,当过装卸工、酒瓶收购员、地质钻探工、图书管理员等工作,其足迹曾遍及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俄罗斯的莫斯科州、北极地区等地。叶罗费耶夫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写作,但是由于生性懒散、不善管理,大部分作品都已散佚或没有完成。他完成并已出版的著作有《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滑稽演员眼中的瓦西里• 罗赞诺夫》《女妖五朔节之夜,或骑士的脚步》等。

译者张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译有俄罗斯文学作品多种。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叶罗菲耶夫在《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中大量运用了狂欢化手法。这一手法是通过主人公维尼奇卡酗酒、醉酒实现的。维尼奇卡在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作为小丑和傻瓜出现”,“体现着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处于生活和艺术的交界线上(仿佛处于一个特殊的中间领域) : ...  

评分

俄罗斯的后现代主义与欧美的后现代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更强的现实主义传统,对现实的人生给予了更大的关注。例如“丘赫林卡———库斯科沃”一章中“关于喝啤酒后的纠纷”一段,就真切地描绘了人们在一个物质紧缺、精神贫乏、抹杀个性的环境中,任凭绝对平均主义压抑的痛苦...  

评分

(发表于9月4日《北京日报》)   俄罗斯民族有着很有趣的性格,这或许是他们横跨了欧亚两个大洲的缘故。他们一面豁达粗犷,而另一面却又内敛、强调自省。这样的双重性格同样彰显在文艺作品中,使得无论是读来酣畅淋漓、令人不禁热血沸腾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  

评分

叶罗菲耶夫在《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中大量运用了狂欢化手法。这一手法是通过主人公维尼奇卡酗酒、醉酒实现的。维尼奇卡在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作为小丑和傻瓜出现”,“体现着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处于生活和艺术的交界线上(仿佛处于一个特殊的中间领域) : ...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适合喝过后看

评分

这些年很少有这样的小说了~狂欢的表象下是如此悲沉的主题。

评分

精读了一学期苏联文学,像是大致经历了一遍苏联的精神状态,读到这本的时候基本已经感觉生无可恋了。通过苏联后期samizdat传播的小说,混上大量酒精,苏联禁书的极致。

评分

精读了一学期苏联文学,像是大致经历了一遍苏联的精神状态,读到这本的时候基本已经感觉生无可恋了。通过苏联后期samizdat传播的小说,混上大量酒精,苏联禁书的极致。

评分

难以想象一段火车上旅程可以写这么多文字。吹牛的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