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纪俄国的著名作家。本书收录了他的两部主要作品《罗亭》和《贵族之家》。《罗亭》描写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初步接授民主主义思想的罗亭,胸怀改革大志,竭力鼓吹改革的思想,一次次开始前无古人的事业,但转眼便碰得头破血流。面对贵族少女娜塔莉亚纯洁、热烈、义无反顾的爱情,他反而犹豫、彷徨、恐惧,充分暴露了贵族知识分子的软弱。然而,罗亭最终走上革命的道路,牺牲在巴黎的街垒之上,这一悲壮的结局又给沙皇残暴统治下的俄国带来一线希望。《贵族之家》鲜明、形象地描绘了俄国贵族的兴衰史。拉夫列茨基虽有远大目标,但怯懦得不知所惜,甚至寄希望于贵族少女的指点与拯救。然而他于迷惘之时不断喊出的“怎么办? ”却使整个俄国都为之振聋发聩。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
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其中《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塑造了继奥涅金、皮却林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罗亭死于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战中。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你与我,各叠有拉夫列茨基同丽莎的性情;前言中说它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我没听过,手边只有一首1945可勉强充当。夜晚读完,躺下边听边调动感情,果然泪流不止,眼泪沿鬓角滑进耳机里,怕弄湿了机器,连忙努力止了哭泣。这种写法原本好笑,我终于不能免去自我解构的强迫症。我...
评分屠格涅夫在"贵族之家"这部小说里,主要描述了两家“贵族之家”:卡列京一家和费奥尔多.拉夫烈茨基一家。莉莎和她姑婆,母亲这祖孙三代三个女性平时还能和睦相处,然在关键时刻,由于立场,理念的不同而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莉莎受那表面优秀内心是小人的潘申的执意追求,且她也知...
评分《罗亭》与《贵族之家》是我大三时读过的屠格涅夫的短篇。喜欢和力荐它们的缘故,是我觉得,主人公和自己……哦不,应该说是自己跟主人公在某些方面多少有点儿相像。 《罗亭》一书中,主人公的悲剧也许在于:罗亭聪明睿智,善解人意,能够引导人们看到未来崭新的希望,...
评分 评分只看了罗亭,看得不仔细。觉得屠格涅夫对多余人并没有说清楚。
评分补标orz
评分罗亭是知识分子的典型。
评分一个女孩关于行动者的坚信却惊醒了他
评分飞快地读完了,四星半,屠格涅夫是非常好读的,比较通俗,文笔简洁,同时不够深刻。也许因为我已经习惯了老陀的啰里八嗦,看屠格涅夫时简直可以一目十行。感谢这本书陪伴我挤地铁和公交,陪伴我在西山金黄的银杏树下休憩,陪伴我在没有安德烈的日子里笑着生活。其实,读过一些俄国文学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还算阳光灿烂。像安德烈说的,我们都还年轻,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只要打定了主意幸福,就一定会得到幸福。在轮回中,说不定所有我失去的都会回到我身边。屠格涅夫的这两个故事都是悲剧结尾,但它们并没有教我们放弃。恰恰相反。不要温驯地走进那良夜。Don'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