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年,历史上重大的一年,在瑞士专利局工作的爱因斯坦即将要创造出惊天动地的理论,却陷入了一段又一段的梦中……在梦里,时间是一个圆,反复循环;或者,时间静止不动;有时,时间是一只夜莺,人们想捉而捉不到;但捉到时鸟却立时死亡……
这三十个各自独立的梦境,交相出现在对爱因斯坦生活的描述中,却仿佛将人生、宇宙种种终极问题思索了遍,留下了无数个关于生命的问号。
如果时间流转的方式不同,我们仍会如同现在一样的生活吗?如果生命以老朽为始,以童稚为终,那么年轻和年老如何定义?如果生命只有短短的二十四小时,看过一次日出就要淍零,此刻为何奔忙?如果所有梦想都将预知会成败,我们是否还会梦想?如果此刻初遇的爱人,下一刻便不复存在,爱情会不会只是一场徒劳?如果一分钟后世界就要末日,又该在哪里与谁相伴?
阿兰·莱特曼(Alan Lightman)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小说家,出生于一九四八年。身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士,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博士的他,是美国《哈泼市场》、《纽约客》、《纽约书评》等报刊的专栏作者,在他笔下,曼妙文笔、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与精准的科学洞察力,令人匪夷所思地结合在一起。他的处女作《爱因斯坦的梦》于1993年一问世,变成为全球畅销书,其对时间的思考包含哲思,令人折服。他于2000年出版的小说《诊断》(The Diagnosis)则进入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决选名单。此外,还有散文与寓言选集《时间旅行和老爸乔的烟斗》(Dance for Two),以及多本阐述科学的书籍。
黄老师送了我一本书,美国作家阿兰•莱特曼(Alan Lightman)写的《爱因斯坦的梦》(Einstein's Dreams)。这本书小小的,硬皮,封面设计和书名联系在一起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一本青少年科普读物。 《爱因斯坦的梦》其实是一本小说,形式和感觉颇像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
评分时间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时间掌控着普罗大众的喜怒哀乐,它总是在不声不响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许多事物。 时间在哲学家们看来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个心理标识,不至于让我们的生存秩序陷入混乱之中。 对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来说,时...
评分虽然貌似科学读物,却是一本天马行空的小说。作者假借爱因斯坦的梦的形式,探讨了时间的无穷可能性:循环的时间、所有的可能都会发生的时间、绝对的时间、片段式的时间、高处流逝得比较慢的时间、停滞的时间、因地而异的时间…… 每一则都可以发展成一篇卡尔维诺或博尔赫斯式...
评分很喜歡calvino的文字,所以買下這個書。封套上說[被誉为可以与卡尔维诺《隐形的城市》、史蒂芬・米尔豪瑟《小王国》及博尔赫斯《迷宫》相媲美]。我總是輕易地相信編輯的話,大多後來被證實是信口雌黃。 畢竟calvino是不可取代的。lightman可以算是Q版的calvino。他的30個時...
评分因着爱因斯坦年,看见很多介绍,看见推荐这本书 拿到手发现是那样轻薄一本,每页留空精版也还是非常接近口袋读物,倒是不错可以随时带着随便翻看 看完好生感慨,这分明是地道的小说,和爱因斯坦的关系……嗯,也许是其中对于时间这样那样上来下去各式各样的看法与爱因斯坦某些...
如果时间不以我们规定的方式运转,你会不会变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方式在哪里与什么人一起活过。
评分创意非常好但我果然还是偏爱硬科幻。译者文笔很优美,但是有点过度优美了,导致有些部分怎么说呢,“不说人话”。可能期望值太高导致看的略失落,有句评论很好,“是看时激情澎湃,读时走马观花的那种书”。
评分……在这个时光间歇流错的世界里,究竟是谁的日子过得比较好?是那些曾经见过未来,却仅过此一生的人?还是那些不曾见过未来,而等着过此一生的人?还是那些拒绝理会未来,而过了两辈子的人?……
评分在火车上晃晃荡荡的读了一天,但没读出译者的那种共鸣。
评分比起序里提到的与本作类比的爱丽丝漫游仙境/格列佛游记 这本书分明更像《看不见的城市》一些 学者的严谨与浪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