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年,历史上重大的一年,在瑞士专利局工作的爱因斯坦即将要创造出惊天动地的理论,却陷入了一段又一段的梦中……在梦里,时间是一个圆,反复循环;或者,时间静止不动;有时,时间是一只夜莺,人们想捉而捉不到;但捉到时鸟却立时死亡……
这三十个各自独立的梦境,交相出现在对爱因斯坦生活的描述中,却仿佛将人生、宇宙种种终极问题思索了遍,留下了无数个关于生命的问号。
如果时间流转的方式不同,我们仍会如同现在一样的生活吗?如果生命以老朽为始,以童稚为终,那么年轻和年老如何定义?如果生命只有短短的二十四小时,看过一次日出就要淍零,此刻为何奔忙?如果所有梦想都将预知会成败,我们是否还会梦想?如果此刻初遇的爱人,下一刻便不复存在,爱情会不会只是一场徒劳?如果一分钟后世界就要末日,又该在哪里与谁相伴?
阿兰·莱特曼(Alan Lightman)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小说家,出生于一九四八年。身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士,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博士的他,是美国《哈泼市场》、《纽约客》、《纽约书评》等报刊的专栏作者,在他笔下,曼妙文笔、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与精准的科学洞察力,令人匪夷所思地结合在一起。他的处女作《爱因斯坦的梦》于1993年一问世,变成为全球畅销书,其对时间的思考包含哲思,令人折服。他于2000年出版的小说《诊断》(The Diagnosis)则进入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决选名单。此外,还有散文与寓言选集《时间旅行和老爸乔的烟斗》(Dance for Two),以及多本阐述科学的书籍。
昨天下午,短暂的出走后在回家的火车上,站着阅读。 这本书是《爱因斯坦的梦》,虽说向来有些抵制打着名人旗号的书 ——颇有从写作开始就想着要打入畅销书架的不良动机。 但分了好几次,零零碎碎地读着杜撰的爱因斯坦的梦,其中几个故事挺有趣, 于是原谅了这个书名。 火车顺...
评分午夜之后,看《爱因斯坦的梦》,看如果时间以另外36种方式存在,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如果明日在今日之前;如果我们以老朽为始,以童稚为终;如果一幢房屋先被战火摧毁,再经历辉煌,最后回到一砖一瓦之初;如果每一个梦想都预先知道会成功还是失败,我们是否还会梦想? 如...
评分作者是MIT的物理教授,既教物理又教写作,还指导一门“写作与人文研究”的课程。这本书可以视为一位奇人写的奇书。奇是令人惊奇的意思,不是奇怪的意思。 译者也足够水准,台大中文系的学士,哈佛大学的博士。一直读诗、写诗、研究诗,当年在哈佛大学写博士论文期间,读到此书...
评分一本有趣的书:“爱因斯坦的梦” 书是在几个月前就借给我的了,可是“佐贺的阿嬷'那本作为枕边书很轻松就看完还掉了。可是这本名字以爱因斯坦开头的书,给我一点压力:会不会像“时间简史”一样,虽然我觉得感兴趣,可就是读不下去呢? 去三沙时曾经就带过去想打发时间,结果...
评分黄老师送了我一本书,美国作家阿兰•莱特曼(Alan Lightman)写的《爱因斯坦的梦》(Einstein's Dreams)。这本书小小的,硬皮,封面设计和书名联系在一起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一本青少年科普读物。 《爱因斯坦的梦》其实是一本小说,形式和感觉颇像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
散文诗或诗体小说; 围绕着时间,以迷幻的构思和优雅的文笔,一句一句写尽人生那些忧伤和痛切; 书是在我出生之前写成的、译成的,是在我离家读书一年后大陆出版的、我买来的,而在今夜我才读完……我不在爱因斯坦的梦中……
评分特别棒的一本小书。作者是个物理学家,他再次印证了学者的浪漫比文艺青年的浪漫更加致命。
评分一本关于时间的小说,说是小说有点牵强,小说结构很松散,但也就是在这松散的结构之下,读者可以疏离故事本身以旁观者的角度对小说中的世界进行观察,思考,而后发现,荒诞的世界里,读到的第一是陌生的不解,而后会洞悉现实中最基本问题,荒诞中诞生的思考,有一种边缘角度的锐利!ps文字很美!
评分散文诗或诗体小说; 围绕着时间,以迷幻的构思和优雅的文笔,一句一句写尽人生那些忧伤和痛切; 书是在我出生之前写成的、译成的,是在我离家读书一年后大陆出版的、我买来的,而在今夜我才读完……我不在爱因斯坦的梦中……
评分在火车上晃晃荡荡的读了一天,但没读出译者的那种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