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眼睛扫视书页,并唤起脑中的整个阅读过程,这种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的脑机制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对阅读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而忘记了它是一项非常惊人的成就。白纸上的一个个黑色符号是如何引发一系列的声音以及意义的呢?我们的大脑皮层是上百万年演化的结果,我们原本的生存环境中并不存在书写与阅读,但灵长类的脑又是如何演化出识别单词和符号的能力的呢?
法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认知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根据他在人脑阅读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破解了这个谜团,向我们展示了人脑神奇阅读能力是如何形成的。迪昂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全新地看待脑阅读机制与文化的思想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教育和学习的观点,史无前例地引领着我们探索人类的能力。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是一位年轻有为、蜚声国际的法国认知神经科学家,现任法国科学院院士、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士。其主要研究领域为脑与认知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发现并证实了顶内沟(intraparietal sulcus)的数字认知功能。此外,他还提出了数字三重编码模型、教育是神经元的再利用等著名观点,均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撰写的《脑的阅读》一书获得法国最佳科普书籍奖,《数感》一书获得 Jean Rostand奖,并被哈佛大学等著名大学用作教材。
「10 小时让阅读提速 2-10 倍,30 小时让阅读提速 5-20 倍!」 「两小时看完并记住一本书的主题脉络及重要点!」 「一目十行已非难事,全脑速读使你梦想成真!」 阅读到以上句子,你是否觉得大脑否真有去试一试冲动? 没关系,所有人的大脑都贪图捷径,这是无比正常的事情。 但...
评分1.速读是扫描; 2.阅读改变人脑,文盲左脑占用比例少; 3.阅读可能会使人的原始本能下降,或占用其他活动的用脑空间; 4.儿童大脑中对图像与文字的感知是分离的,实际上并不联结,纯阅读有助于养成一个阅读脑,而图像辅助更适合懒癌晚期的成年人; 5.一个成年人的固有文化脑,...
评分 评分「10 小时让阅读提速 2-10 倍,30 小时让阅读提速 5-20 倍!」 「两小时看完并记住一本书的主题脉络及重要点!」 「一目十行已非难事,全脑速读使你梦想成真!」 阅读到以上句子,你是否觉得大脑否真有去试一试冲动? 没关系,所有人的大脑都贪图捷径,这是无比正常的事情。 但...
评分听到就能拼出,看到就能念出,念出就能写出,算是音形规范的通俗解释。 从音形规范的角度来看,下面5种语言堪称典范,一般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基本就可以正常的听说读写了,这5种语言是芬兰语、德语、意大利语、奥地利语、希腊语。 书中第212页还画了一张图表,调查欧洲各国...
阅读行为在人脑中有两条并行同时起作用的通路,语音通路H和视觉通路,熟悉的词往往走视觉,陌生的词往往走语音。人眼只能看清视网膜中央凹附近字文字,视域只有15度,感觉能看清超出此范围的字那只是心理假象。阅读速度超过1000词每分钟,只可能是在放弃对某些含义的理解上。
评分虽然并不那么容易读,但是对于认知科学和AI来说,还是必读的一本书。更重要的是,书中变现的审慎,谦虚和怀疑态度,应该是每一个打算从事科学的人都应该学习的。另外,破案式的叙述手法,每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也不会失望的
评分因为牵扯到大量对大脑解剖学构造的描述,没有专业背景读得好辛苦。但终于啃完了觉得非常值得,因为很难得有一本科普可以对实验的过程介绍得如此详细,可以看到大量针对阅读行为与脑的活跃区域对应关系的测试方式,真正做到了让读者不仅能“知其然”,也有可能“知其所以然”。也正是因为这样,结论已经不是这本书值得推荐的原因了(实际上里面不少结论并不很新或者让人意外),其实最有价值的是这些实验的过程吧。总之,如果真的对认知神经科学很感兴趣,耐心读一读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的。
评分难买。不易读但全是干货。与其说是科普读物,更像是完整版本的科学报告。
评分: G792/3367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