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的阅读

脑的阅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法)迪昂
出品人:
页数:358
译者:周加仙等
出版时间:2011-6
价格:4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862714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大脑
  • 认知科学
  • 阅读
  • 科普
  • 认知神经科学
  • 思维
  • 神经科学
  • 脑科学
  • 阅读
  • 认知
  • 学习
  • 记忆
  • 思维
  • 神经科学
  • 知识获取
  • 意识
  • 理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千百年来,眼睛扫视书页,并唤起脑中的整个阅读过程,这种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的脑机制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对阅读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而忘记了它是一项非常惊人的成就。白纸上的一个个黑色符号是如何引发一系列的声音以及意义的呢?我们的大脑皮层是上百万年演化的结果,我们原本的生存环境中并不存在书写与阅读,但灵长类的脑又是如何演化出识别单词和符号的能力的呢?

法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认知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根据他在人脑阅读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破解了这个谜团,向我们展示了人脑神奇阅读能力是如何形成的。迪昂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全新地看待脑阅读机制与文化的思想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教育和学习的观点,史无前例地引领着我们探索人类的能力。

作者简介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是一位年轻有为、蜚声国际的法国认知神经科学家,现任法国科学院院士、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士。其主要研究领域为脑与认知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发现并证实了顶内沟(intraparietal sulcus)的数字认知功能。此外,他还提出了数字三重编码模型、教育是神经元的再利用等著名观点,均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撰写的《脑的阅读》一书获得法国最佳科普书籍奖,《数感》一书获得 Jean Rostand奖,并被哈佛大学等著名大学用作教材。

目录信息

序 迪昂和他的《脑的阅读》/唐孝威
导论
阅读的新科学
一、从神经元到教育 / Ⅺ
二、将神经元渗透到文化中 / Ⅺ
三、阅读猿之谜 / Ⅻ
四、生物统一性与文化多样性 / 
五、读者导读 / ⅩⅤ
序 / 1第一章
我们如何阅读?
一、眼睛:糟糕的扫描仪 / 4
二、寻找恒常性 / 9
三、将差异放大 / 12
四、每一个单词就是一棵树 / 13
五、沉默之声 / 16
六、声音的局限性 / 21
七、英语拼写系统中所隐藏的逻辑 / 23
八、透明的拼写是一场不可能实现的梦 / 27
九、阅读的两条通路 / 30
十、心理词典 / 33
十一、魔鬼的集会 / 34
十二、并行的阅读 / 38
十三、主动的字母编码 / 39
十四、阅读中的协作与竞争 / 41
第二章
脑中的字母匣子
一、Joseph-Jules Déjerine的发现 / 47
二、纯失读症 / 50
三、揭示脑损伤 / 51
四、现代脑损伤研究 / 53
五、揭开脑阅读的秘密 / 58
六、阅读具有普适性 / 61
七、视觉偏好的集合 / 64
八、我们的阅读速度有多快? / 68
九、脑中的电极 / 71
十、位置恒常性 / 74
十一、阈下阅读 / 79
十二、文化如何塑造脑 / 84
十三、中文阅读者的脑 / 87
十四、日语与日语的两种文字 / 89
十五、字母匣子区之外 / 90
十六、声音与意义 / 93
十七、从拼写到语音 / 96
十八、词意通达 / 99
十九、脑的涌潮 / 103
二十、脑对文化多样性的限制 / 105
二十一、阅读与进化 / 108
第三章
会阅读的猿猴
一、猴子与人类 / 112
二、负责识别物体的神经元 / 114
三、祖母细胞 / 115
四、猴脑中的字母表 / 121
五、原型字母 / 124
六、形状的习得 / 128
七、学习的本能 / 129
八、神经元的再利用 / 132
九、文化的诞生 / 134
十、阅读神经元 / 137
十一、双字母神经元 / 139
十二、神经元单词树 / 144
十三、负责阅读的神经元有多少? / 146
十四、对阅读者大脑皮层的模拟 / 148
十五、影响阅读的皮层偏好 / 149
第四章
阅读的发明
一、文字系统的普遍特征 / 158
二、书写系统发展的黄金阶段 / 161
三、人工信号和自然形状 / 162
四、书写的历史前兆 / 164
五、从计数到书写 / 166
六、象形文字的局限性 / 169
七、拼音文字:一个巨大的飞跃 / 174
八、元音:“阅读之母” / 177
第五章
阅读学习
一、未来读者的诞生 / 182
二、阅读的三个步骤 / 184
三、逐渐产生音素意识 / 185
四、形和音:鸡和蛋的问题 / 187
五、字形阶段 / 189
六、年轻读者的脑 / 189
七、文盲的脑 / 192
八、阅读让我们失去了什么? / 195
九、当字母五彩缤纷时 / 199
十、从神经科学到教育 / 202
十一、阅读之争 / 204
十二、整词阅读的神话 / 206
十三、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无效性 / 208
十四、给教育工作者的几点建议 / 211
第六章
阅读障碍脑
一、什么是阅读障碍? / 220
二、语音缺陷 / 221
三、阅读障碍的生理一致性 / 226
四、首要怀疑:左侧颞叶 / 229
五、神经元的迁移 / 231
六、患有阅读障碍的老鼠 / 233
七、阅读障碍的遗传学 / 235
八、克服阅读障碍 / 237
第七章
阅读与对称性
一、当动物混淆左右时 / 248
二、进化与对称性 / 250
三、对称性知觉以及脑的对称性 / 251
四、Orton博士的现代追随者 / 254
五、大脑对称的利与弊 / 256
六、单细胞的对称性 / 258
七、对称联结 / 260
八、潜在的对称性 / 264
九、打破镜像 / 267
十、破碎的对称性,还是隐藏的对称性? / 268
十一、对称性、阅读和神经元的再利用 / 272
十二、镜像阅读障碍的惊人案例 / 273
第八章
开启神经元的文化之旅
一、破解阅读的悖论 / 277
二、文化形式的普遍性 / 278
三、神经元的再利用与大脑模块 / 280
四、文化恒常性初探 / 282
五、为什么只有人类具有文化? / 286
六、人类独特的可塑性? / 288
七、读取他人的想法 / 289
八、全脑神经元工作区域 / 291
结语 阅读的未来之路/ 299
注释/303
致谢/325
参考文献 / 327
译后记 / 35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0 小时让阅读提速 2-10 倍,30 小时让阅读提速 5-20 倍!」 「两小时看完并记住一本书的主题脉络及重要点!」 「一目十行已非难事,全脑速读使你梦想成真!」 阅读到以上句子,你是否觉得大脑否真有去试一试冲动? 没关系,所有人的大脑都贪图捷径,这是无比正常的事情。 但...  

评分

1.速读是扫描; 2.阅读改变人脑,文盲左脑占用比例少; 3.阅读可能会使人的原始本能下降,或占用其他活动的用脑空间; 4.儿童大脑中对图像与文字的感知是分离的,实际上并不联结,纯阅读有助于养成一个阅读脑,而图像辅助更适合懒癌晚期的成年人; 5.一个成年人的固有文化脑,...  

评分

评分

「10 小时让阅读提速 2-10 倍,30 小时让阅读提速 5-20 倍!」 「两小时看完并记住一本书的主题脉络及重要点!」 「一目十行已非难事,全脑速读使你梦想成真!」 阅读到以上句子,你是否觉得大脑否真有去试一试冲动? 没关系,所有人的大脑都贪图捷径,这是无比正常的事情。 但...  

评分

听到就能拼出,看到就能念出,念出就能写出,算是音形规范的通俗解释。 从音形规范的角度来看,下面5种语言堪称典范,一般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基本就可以正常的听说读写了,这5种语言是芬兰语、德语、意大利语、奥地利语、希腊语。 书中第212页还画了一张图表,调查欧洲各国...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行为在人脑中有两条并行同时起作用的通路,语音通路H和视觉通路,熟悉的词往往走视觉,陌生的词往往走语音。人眼只能看清视网膜中央凹附近字文字,视域只有15度,感觉能看清超出此范围的字那只是心理假象。阅读速度超过1000词每分钟,只可能是在放弃对某些含义的理解上。

评分

虽然并不那么容易读,但是对于认知科学和AI来说,还是必读的一本书。更重要的是,书中变现的审慎,谦虚和怀疑态度,应该是每一个打算从事科学的人都应该学习的。另外,破案式的叙述手法,每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也不会失望的

评分

因为牵扯到大量对大脑解剖学构造的描述,没有专业背景读得好辛苦。但终于啃完了觉得非常值得,因为很难得有一本科普可以对实验的过程介绍得如此详细,可以看到大量针对阅读行为与脑的活跃区域对应关系的测试方式,真正做到了让读者不仅能“知其然”,也有可能“知其所以然”。也正是因为这样,结论已经不是这本书值得推荐的原因了(实际上里面不少结论并不很新或者让人意外),其实最有价值的是这些实验的过程吧。总之,如果真的对认知神经科学很感兴趣,耐心读一读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的。

评分

难买。不易读但全是干货。与其说是科普读物,更像是完整版本的科学报告。

评分

: G792/3367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