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眼睛扫视书页,并唤起脑中的整个阅读过程,这种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的脑机制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对阅读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而忘记了它是一项非常惊人的成就。白纸上的一个个黑色符号是如何引发一系列的声音以及意义的呢?我们的大脑皮层是上百万年演化的结果,我们原本的生存环境中并不存在书写与阅读,但灵长类的脑又是如何演化出识别单词和符号的能力的呢?
法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认知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根据他在人脑阅读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破解了这个谜团,向我们展示了人脑神奇阅读能力是如何形成的。迪昂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全新地看待脑阅读机制与文化的思想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教育和学习的观点,史无前例地引领着我们探索人类的能力。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是一位年轻有为、蜚声国际的法国认知神经科学家,现任法国科学院院士、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士。其主要研究领域为脑与认知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发现并证实了顶内沟(intraparietal sulcus)的数字认知功能。此外,他还提出了数字三重编码模型、教育是神经元的再利用等著名观点,均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撰写的《脑的阅读》一书获得法国最佳科普书籍奖,《数感》一书获得 Jean Rostand奖,并被哈佛大学等著名大学用作教材。
阅读行为在人脑中有两条并行同时起作用的通路,语音通路和视觉通路,熟悉的词往往走视觉,陌生的词往往走语音。人眼只能看清视网膜中央凹附近字文字,视域只有15度,感觉能看清超出此范围的字那只是心理假象。实验证明,人一次最多看视点左侧3到4个字符,右侧7到8个字符,所以...
评分 评分读的是英文版,老实说,前面比较难懂,特别是大脑结构那章,很多专业的英文名词。但是,只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往后读,就会发现真是写得非常好,深入浅出,解释清楚了很多问题:比如我们阅读时,大脑是如何分工运作的;学习语言使我们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阅...
评分1.速读是扫描; 2.阅读改变人脑,文盲左脑占用比例少; 3.阅读可能会使人的原始本能下降,或占用其他活动的用脑空间; 4.儿童大脑中对图像与文字的感知是分离的,实际上并不联结,纯阅读有助于养成一个阅读脑,而图像辅助更适合懒癌晚期的成年人; 5.一个成年人的固有文化脑,...
评分Ⅵ.践行G(定量) 阅读跟脑科学的结合 对于很多学习障碍者来说 的确是福音 阅读对文化的塑造 以及在进化扮演的关键角色 在生命2.0阶段 已超过了原来的生物进化本身 经济和文化 能源和信息的反熵增时代 知识管理必然成为 全民化的科学和艺术 拼音汉字 在西方人的研究中 表达更科...
最近太忙,但是好想学语言啊~
评分不太认同里面的很多推理和观点。
评分很好看的书,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把阅读进行了详细剖析
评分非常专业的一本书,普通读者慎入,介绍大脑对图形文字的各种反应。阅读行为在人脑中有两条并行同时起作用的通路,语音通路和视觉通路,熟悉的词往往走视觉,陌生的词往往走语音。人眼只能看清视网膜中央凹附近字文字,视域只有15度,感觉能看清超出此范围的字那只是心理假象。实验证明,人一次最多看视点左侧3到4个字符,右侧7到8个字符,所以一次眼动的阅读量是有限的,眼动速度也是有限的,优秀阅读者的眼动速度快。总之普通纸质书阅读速度超过1000词每分钟,只可能是在放弃对某些含义的理解上。
评分: G792/3367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