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

古拉格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星齣版社
作者:[美]安妮·阿普爾鮑姆
出品人:
頁數:780
译者:戴大洪
出版時間:2014-6
價格:12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3313483
叢書系列:漢唐陽光人文圖書
圖書標籤:
  • 曆史
  • 古拉格
  • 蘇聯
  • 俄羅斯
  • 安妮·阿普爾鮑姆
  • 蘇俄
  • 社科
  • 集中營
  • 曆史
  • 政治
  • 監獄
  • 蘇聯
  • 人權
  • 極權
  • 記憶
  • 苦難
  • 自由
  • 製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為中文精裝版特彆作序並簽名、新增數十張古拉格勞改營照片、譯者重新修訂

精裝 簽名 限量 珍藏本

在這部受到普遍稱贊的權威性著作中,安妮•阿普爾鮑姆第一次對古拉格——一個大批關押瞭成百上韆萬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營——進行瞭完全紀實性的描述,從它在俄國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擴張,再到公開性時代的瓦解。阿普爾鮑姆深刻地再現瞭勞改營生活的本質並且將其與蘇聯的宏觀曆史聯係起來。

《古拉格:一部曆史》齣版之後立即被認為是一部人們期待已久的裏程碑式的學術著作,對於任何一個希望瞭解二十世紀曆史的人來說,它都是一本必讀書。

本書榮獲普利策奬、達夫•庫珀奬

入圍美國國傢圖書奬、《洛杉磯時報》圖書奬、塞繆爾•約翰遜奬

第十四屆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

鳳凰網2013年度十大好書

新浪網2013年度十大好書

《作傢文摘》2013年度十大影響力圖書

《都市時報》2013年度十大好書、

《北京晨報》2013年年度緻敬圖書(曆史類)

《齣版商務周報》第二屆(2013年)風雲圖書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安妮•阿普爾鮑姆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傢和編輯部成員(2002—2006)。畢業於耶魯大學(1986),馬歇爾奬學金獲得者(1987)。曾擔任(倫敦)《旁觀者》雜誌國外編輯,《經濟學傢》雜誌駐華沙記者和網絡雜誌《石闆》以及一些英國報紙的專欄作傢。作品還發錶在《紐約書評》、《外交季刊》、《華爾街日報》以及許多其他報紙刊物上。

她的著作還有《東方與西方之間:跨越歐洲的中間地帶》(1996)

《鐵幕:重壓之下的東歐,1945—1956》(2012)

譯者戴大洪

譯有《第三共和國的崩潰:1940年法國淪陷之研究》

《雷濛德•卡佛:一位作傢的一生》

《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種子:1821—1849》

圖書目錄

本書獲譽
中文版序
緻謝
序言
第一部分 古拉格的起源,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九年
第一章 布爾什維剋統治初期
第二章 “古拉格的第一個勞改營”
第三章 一九二九年:重大轉摺點
第四章 白海運河
第五章 擴大勞改營
第六章 大清洗及其後果
第二部分 勞改營的生活和勞動
第七章 逮捕
第八章 監獄
第九章 押解,到達,挑選
第十章 勞改營的生活
第十一章 勞改營的勞動
第十二章 懲罰與奬勵
第十三章 看守
第十四章 囚犯
第十五章 婦女和兒童
第十六章 垂死的囚犯
第十七章 生存的策略
第十八章 逃跑與反抗
第三部分 勞改營工業聯閤體的興衰,一九四○年至一九八六年
第十九章 戰爭爆發
第二十章 “局外人”
第二十一章 特赦——及後來
第二十二章 勞改營工業聯閤體的全盛時期
第二十三章 斯大林死瞭
第二十四章 囚犯的革命
第二十五章 解凍——與釋放
第二十六章 持不同政見者的時代
第二十七章 八十年代:搗毀塑像
尾聲:紀念
附記:究竟有多少?
參考資料
注釋詞匯
索引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古拉格,文蛤,红色高棉,以及其他大屠杀,或许每一次悲剧事件都有各自的历史哲学文化根源,然而内容却是相差无几的。 劳改营也有自己的生态,等级制度,甚至亚文化群体。 对生命和物质资源骇人听闻的浪费。 僵化的条例那张无聊的面孔,此时露出獠牙。 饥饿是永远的主题,那些...  

評分

古拉格從一成立起就是某種法外的經濟組織,是自負盈虧的。契卡/OGPU再有錢,你能每個月給這麼多犯人買單?何況索羅維茨基一年就能虧160萬盧布,要不是納夫塔裡·富蘭克爾努力提升犯人工作量,契卡早就倒閉了。在這個意義上有錢人還能買些自由,但是這些錢不夠的時候那就不能用...  

評分

以前从来没有了解过俄罗斯的历史,突然间翻到了《古拉格》,觉得好神奇的名字,就回来买了电子书来看。 结果迅速被这段历史情节迷住了,这段历史堪称德国的集中营。 古拉格实质就是一种国家奴隶制。里面描写的场景都是很血腥的画面,生命仿佛失去了意义,变成了一种...  

評分

古拉格,文蛤,红色高棉,以及其他大屠杀,或许每一次悲剧事件都有各自的历史哲学文化根源,然而内容却是相差无几的。 劳改营也有自己的生态,等级制度,甚至亚文化群体。 对生命和物质资源骇人听闻的浪费。 僵化的条例那张无聊的面孔,此时露出獠牙。 饥饿是永远的主题,那些...  

評分

意大利著名作家,同时也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普利莫·莱维,在他自杀前的最后一部著作中反复提到一个集体梦魇似的场景。他和那些囚犯生活在奥斯维辛时总是梦到,他们回到了家,向所爱的人讲述自己的苦难,但是没人相信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就在那一刻,他才深刻意识到集...  

用戶評價

评分

在我們的勞改營,不但要求你做一個苦力,而且還要求你在乾活的同時歌唱和微笑。他們不隻是要壓迫我們,他們還要我們為此嚮他們錶示感謝。

评分

沒想到竟是這一部比磚頭還厚的書陪伴我度過一段陰霾的日子。如果我生活在那個時候的蘇聯,很有可能我會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投入勞改營,然後,在飢餓中強製超負荷勞動,伴隨著失去所有:健康、尊嚴、廉恥、自由、人性和生活的希望,我想,我可能是最早死掉的那一批吧。也可能隻有在那樣的環境下,我纔會知道自己的生存意誌到底有多堅強。再次慶幸自己現在身處的世界盡管各種不完美,但還好不是古拉格。

评分

2019-20:一直耳聞"古拉格"一詞,第一次深入閱讀關於這段曆史的書,也管中窺豹的隱約瞭解瞭蘇聯解體的些許原因。即使透過文字,閱讀的過程中也多次被令人震驚的現實情節所震懾到,比如把一起越獄的囚犯當“食物”甚至醃製而食,比如犯人的人數有規定指標。反觀當下,微小的輿論控製手段何其相似,如果不去追溯曆史,多少故事會一再重演,麵對曆史的洪流決堤,萬馬齊喑意味著全體的覆滅。

评分

某些人具有某種隱瞞曆史的明顯嗜好:即使當他們個人與過去的罪行無關時,這也會使他們濛羞,削弱他們生存的基礎,危害他們聲稱正在進行的“改革”。 如果我們不設法努力記住這些事情的話,我們也將自食其果。

评分

其實我想打四星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