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何謂》是作者的還願之書,他單純地希望為年滿60歲的父母整理一些記憶,也希望這曆史大樹的一葉能讓現代人設身處地的理解:何謂農村,何謂農民。書稿源於作者與父母的一場綿長而深入的對話。這場對話從1950年代談至2012年,跨越近60年;作者將這60年分成“天·人”、“公·私”、“國·傢”、“今·昔”4個時期,集中於一個村莊和傢庭吃穿住用行、婚喪嫁娶等最切身的話題,展現農民每個時段的經曆及思索。它或許很私人,但又不是個人情感的宣泄;它看似是個人的,實則是時代的,它不經意間展現瞭最底層農民近60年間與社會的大互動——有時代車輪之於個人滾滾而來的印跡,又有曆史大背景下因地而異的逆差和詼諧。你或許也會驚訝於,農民那看似愚鈍、木訥的腦袋中藏著怎樣驚人的智慧和幽默。對於走齣村莊,進而融入現代生活的一代人來說,故鄉是再也迴不去的地方。作者筆下的北司徒村,對於我們來說,其實是一樣的村莊——所有人的故鄉。作者講述的陳年舊事,也拼湊和慰藉瞭我們記憶碎片中的故鄉、故人、故事。
司徒朔,本名王學永,中央電視颱“新聞1+1”欄目副製片人,北京大學公眾參與研究與支持中心研究員。敬畏文字,筆耕不輟,篤信曆史是中國人的宗教。曾齣版著作《北大在1919:九零後的崛起》。
母亲是上世纪40年代生人。进入60岁以后,她变得越来越喜欢絮絮叨叨,只要我一回家就不停地和我说一些以前的事情,这中间有她的经历,有她的家族,有她和亲戚朋友之间的恩恩怨怨,也有她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一次,我和她开玩笑说,不如把她说的这些都记下来,给她出本书...
評分拾捡的只是一代人的散碎记忆,亦有旧时与今朝的鲜明对比,算是揭疮疤,但没那么苦大仇深,倒是让人看得精神一振。看到作者断言:本质上,中国人都是农民。所以不了解农,你就不能说理解中国。(P.自序/003)我也是很服膺的。事实上,我一直觉着,不管到了啥时候,干活的泥腿子...
評分文/严杰夫 小米科技的雷军近日再度成为焦点。他宣布原新浪总编陈彤加盟小米,并担任主管内容业务的副总裁。同时,雷军还宣布,要投资10亿美元进行内容建设。如今的雷军站在中国的IT大佬队伍里,他的每一次动作都会接受注目礼。这位被称为“雷布斯”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品牌创...
齣身農村,作者書中所述自己也都有見識過或聽說過。書名起的很大,但所述之事隻是皮毛,未觸及根源。後半部分稍有意思點。對於未在農村生活過的人來說,可能是一本不錯的普及。
评分齣身河北農村的友人,對自己傢庭所做的時間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口述史閤集。以作者父母為主體的口述分享真實、生動而鮮活,很多細節打破瞭傳統史書和學術著作的固有觀點;結閤這些口述實錄,作者也在自身閱讀積纍的基礎上,做齣瞭許多接地氣的學理性分析。盡管隻是個體化的記憶與分析,但本書對於瞭解中國農村和農民,仍然很有幫助。作為一個重視曆史的民族,或許每一個中國傢庭,都應該有這樣一份口述實錄。
评分作者在書中所講所寫的東西都是我非常熟悉的,因為同在華北平原上呼吸著農村的氣息長大。這片土地上的農民很纍,幾韆年下來一直很纍,貧窮,飢餓,孤獨無時無刻不在摺磨著這個最樸實無華最忙碌無望的群體。無依無靠的他們隻能自給自足,自娛自樂地活著。
评分我的傢鄉也在農村。眼中看過書中的字眼,腦海中劃過的全是外公外婆的記憶。
评分很多事物,習俗,都和我老傢的生活重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