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在哥伦比亚大学念英文暨比较文学系,并获同校硕士学位。
奥斯特于1990年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所颁发“莫顿‧道文‧萨伯奖”,1991年以《机缘乐章》获国际笔会福克纳文学奖提名,1993年以《巨兽》获法国麦迪西文学大奖,2006年10月获颁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除了小说《月宫》、《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神谕之夜》、《密室中的旅行》等,还包括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及诗集《烟灭》。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国语文。
在文学创作之外,奥斯特也热衷于电影剧本写作并曾独立执导电影。目前与妻儿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马可的母亲早逝又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只好跟着舅舅巡回演唱。进入大学之后,为赚取生活费,担任曼哈顿的有钱瞎眼老人托马斯·埃奉的看护,为他念书报。但当自认死期将届的埃奉,要马可为他写下传记时,一个横跨美国东西两岸的惊人故事也随之展开……随着埃奉的叙述,马可从曼哈顿繁华的都市街道前进到犹他州月光下的沙漠,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接二连三的事件,情节丰富精彩,更出人意料。
一部伟大的小说! 请允许我这样表达对保罗奥斯特的喜爱。 因为一份最深刻的孤独即将开始! 或者看过的人会认为剧情稍微有点俗。但我觉得只有真正孤独的人才会明白个中感受。 深深的孤独隐藏在每一个文字的深处。 像我这种人看了太有感触了,那份孤独一直绞结在心中,久久不能退...
评分 评分一部伟大的小说! 请允许我这样表达对保罗奥斯特的喜爱。 因为一份最深刻的孤独即将开始! 或者看过的人会认为剧情稍微有点俗。但我觉得只有真正孤独的人才会明白个中感受。 深深的孤独隐藏在每一个文字的深处。 像我这种人看了太有感触了,那份孤独一直绞结在心中,久久不能退...
评分当注定的老瞎子出现时,我一时错觉以为这是《闻香识女人》,接下来绝望地发现,我是在读一本拙劣的19世纪初巴黎猎奇小说翻版,二流的,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私生子,还有一大笔转来转去的遗产,就算他糊上了多少登月、唐人街、麦卡锡之类的美国式集体记忆,或是红河谷、在路上...
评分“六十年代”,是二十世纪史上的一个特别时期。中国的“红卫兵”和“文化大革命”、法国的“五月风暴”、英国的摇滚乐以及美国的“嬉皮士”,都出现于此。那是一个真正的年轻人的时代,充斥着大麻、性乱、摇滚乐、反战与示威游行,空气里满是反逆、颠覆、放纵和动荡的气味。斯...
奥斯特的早年作品,奠定了日后其情境主义的一贯主题,以及机遇式的叙事进程。
评分又一个关于自我认同和身份找寻的故事。
评分三重叙事
评分每个老人都是一个博物馆
评分家族迷雾似乎是外国小说继承的传统。奥斯特很会讲故事,在讲不同的人的故事中,散发出属于某个遥远下午的懒洋洋的阳光,那是生活和时间的影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