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叔本华 哲学 人生哲学 人生的智慧 思想哲学 精神世界 德国 心理
发表于2025-02-16
人生的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他于1850年写了《附录和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在晚年一举成名。我社出版的这本全译本是我国第一个根据德文版译出的中文本。这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印数750本,没有稿费。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权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读过】人生导师 没有更多想说的 【二读】【在读】 尖酸刻薄自命清高太喜欢了 一整本的共鸣
评分没想到自己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如此认同。
评分没想到自己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如此认同。
评分叔本华简直就是一个毒舌富二代啊哈哈哈哈哈><
评分大众视角,比较水,解释繁复啰嗦,没有他的严肃哲学文章好
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看了很久,其分析自圆其说、鞭辟入里,而且许多自然并恰到好处的引用、比喻,让我惊叹叔本华博学的同时,也让我对“悲观主义”的标签产生了一定的质疑。个人认为,所谓的“悲观”,其实只是一种分析手法,最终为我们呈现的是“人生幸福课”。 ★ 人的自...
评分有个关于翻译的神评论:不比较,无伤害。趁寒假有空,我翻了翻叔本华《人生智慧箴言》的三个译本,觉得比较阅读是精明购书的好办法。如果把叔本华的原作比作优质大米,韦启昌的译本(《人生的智慧》)像高粱米,粗糙难咽,但大体干净,基本保存了营养。让我遗憾的是一些令人生...
评分一、幸福源自人的内在 普通人的命运根本差别在于三项,他们是:1、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3、人向其他人所呈现出的样子,人们对他的看法。第一项是最重要的,后两项只是人为的划分。 幸福源自人的内在...
评分哲学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科。在学术界似乎被封王,我在文新院读研时,院长对我们说哲学是所有学科之首,其次是文学。而在世俗世界,哲学又似乎被踩在脚底,诸如“搞哲学的人都是神经病”的论调层出不穷。 我是这么想的,哲学是一种“术”,而人生在世遇见的各种事都需要运用“技...
评分叔本华认为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但人们总在它们之间摇来摆去——脱离了痛苦,便开始无聊;不无聊时,多半痛苦着,程度轻重而已。他将痛苦和无聊的关系定义为双重对立关系。外在的那重,属于客体,意即生活的艰辛与匮乏造成痛苦,丰裕和安定就滋生无聊;内在的那重...
人生的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